深层的共鸣:反战小说《五号屠
本文关键词:深层的共鸣:反战小说《五号屠场》及其视觉再现 出处:《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库尔特·冯内古特 五号屠场 乔治·希尔 电影改编
【摘要】:冯内古特的反战小说《五号屠场》是美国文学中的经典,小说通过多视角叙事、黑色幽默以及事件与幻觉的拼贴式组合,在"潜文本"中表达了对美军"战争道德"的批判。作家的叙事策略和隐性主题给作品的电影改编带来了巨大挑战。乔治·希尔执导的同名电影在深刻理解原作的基础上,根据"等值同效"的原则进行创造性改编,紧紧抓住了作品的精神内核,很好地将原作的风貌以视觉手段呈现出来,也很好地维持了原作的历史指涉和作家的批判基调。
[Abstract]:Vonnegut's anti-war novel "Slaughterhouse No. 5" is a classic i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novel is a combination of multi-angle narration, black humor and collage of events and hallucinations. The "morality of War" is expressed in the "latent text" for the US military. The writer's narrative strategy and recessive theme pose a great challenge to the adaptation of the film. George Hill's film of the same name is based on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original.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and same effect" creative adaptation, tightly grasp the spirit of the work, the original style and appearance of the visual means presented well. It also maintains the historical reference and critical tone of the author.
【作者单位】: 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美国历史‘非常’事件的小说再现与意识形态批判研究”(15AWW005)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0.引言长篇小说《五号屠场》(Slaughterhouse Five,1969)是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必读后现代经典之一。小说的独特性在3个方面为电影改编设置了路障:第一,小说以多层次、多视角、非线性、碎片化为叙事特征,将事件、观念、记忆、狂想并行呈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骏;;中西方电影改编之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年01期
2 盛暑寒;;电影改编过程中的若干问题[J];电影文学;2007年16期
3 曹勇;;对90年代电影改编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4 周仲谋;;1990年代以来电影改编理论研究综述[J];当代文坛;2011年04期
5 周仲谋;;1990年代以来电影改编理论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2011年03期
6 黄丽娟;;文学到电影改编的可操作性分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7 李军;;媒介转换与意义差异——从现代发生学的角度论文学的电影改编[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8 方敬杰;;经典电影改编需要理性思考[J];声屏世界;2012年01期
9 徐洁;;情爱的再阐释——从文学到电影:《色戒》的电影改编[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9期
10 蒋子龙;;电影改编之我见[J];电影艺术;198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崔辰;;从文本到银幕的戏剧张力——谈戏剧《怀疑》的电影改编[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彭致 编译;美电影改编扩大图画小说市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2 姬政鹏;电影改编正流行[N];中国电影报;2014年
3 朱建新;电影改编与文学批评[N];文艺报;2009年
4 张琼;进化的隐喻与困惑:文学与电影改编[N];文艺报;2009年
5 特约撰稿 谢轶群 云南艺术学院教师;电影改编 成也文学败也文学[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
6 里昂;纯文学将成为电影改编的“救星”吗?[N];文学报;2012年
7 丁亚平;经典的还原:电影改编的经验与贫乏[N];光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李晓晨;电影改编小说能否“一滴水见太阳”[N];文艺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李金玲;“光线”照射“仙海” 影视游戏一体化盛行[N];中国企业报;2014年
10 佟吉清;《致青春》:除了爱情还有别的[N];中国妇女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朱建新;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电影改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2 龚金平;作为历史与实践的中国当代电影改编[D];复旦大学;2006年
3 李青霜;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的电影改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赵庆超;中国新时期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霄龙;从文本到荧屏[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2 周海洋;莫言小说的电影改编[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3 黄丽娟;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电影改编[D];苏州大学;2009年
4 毛攀云;中国电影改编理论研究[D];吉首大学;2010年
5 黄亚音;作为翻译的电影改编[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曹勇;90年代中国电影改编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姚凌燕;论新时期以来电影改编观念的嬗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 唐及超;电影改编中的叙事转换[D];郑州大学;2011年
9 张薇;互文性视野下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章恬;作为文学批评的电影改编[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25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42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