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从历史的单一视角到历史的多义解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反思

发布时间:2016-10-23 10:27

  本文关键词:从历史的单一视角到历史的多义解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文章编号:0257—5876(2004)03—0028—07

从历史的单一视角 到历史的多义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反思

何锡章李俊国
内容提耍本文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历史进行反思,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五十年的方法论 失误在于:我们总是力图建构某种一元本体论的学科理念与叙述架构,从而以绝对理念裁决历史。 本文认为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应该从“绝对理念”的逻辑建构与历史裁判法转向历史解释学,建立 一种以现代文化价值为基点、以“现代中国文学”为坐标、以中西文化(文学)为经纬、以文学审美 为路径的开放武的文学历史阐释空间。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研究历史解释学

 

如果以1953年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的出版 为起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④迄今已整整 五t年。在学科建立的五十年尤其后二十年问,随 着中国社会文化的急剧变革与国际学术视域的拓 展,学术界的思维方式发生极大的变化。中阚现代 文学的研究也面临并经历着同样的变化。何谓“中 国”?“现代”?“文学”?体现的正是带有某种迷惘 却又是执著的文学与历史的思考与追问。

“己者”与“他者”既排斥抗拒又吸收融人的复杂关 系中,艰难而匆忙地从事着意义实践。其结果,现代 中国社会历史呈现的是霍米?巴巴所描述的后发国 家的现代化过程的“混杂”状态。讨论中国现代文 学学科及其研究的得失,必须明确这种历史场景,并 作为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前提。 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形成 期。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面对“混杂”状态,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奠基者不是采取历史解释学方 法,而是直接援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观点, 将中国现代文学定义为“新民主主义的文学”。

较之封fjj于世界文化之外的、单质文化形态的 中国古代文学而言,中国现代文学的时空区问、生存 土壤与历史语境,是一个多重文化混杂、多种语义互 汇的“历史场”④;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民族的 自主独立与文化发展的世纪性转型、政治革命与武 装斗争等等的多重叠加,是这一“历史场”的真实呈 现。而且,这种多重叠加式的现代中国的历史使命, 又是在与殖民者武力、文化入侵的对峙状态中,在

1951年老舍、蔡仪、王瑶、李何林共同编就的《(中国 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1953年王瑶的《中国 新文学史稿》,其后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 丁易的<中国新文学史略》和张毕来的《中国新文学 史纲》,奠定或预设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理念与性 质:“无产阶级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主义的” “新民主主义的文学”。 政治意识形态、阶级本位观念、革命价值体系,构

一28一

万方数据

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 筑起奠基时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科意识与叙 述架构。显然,这种政治革命一体化的学科理念与叙 述架构,是对“混杂”的“历史场”的简单“提纯”,或者 说.是对纷繁复杂的文学历史的特定“裁剪”,结果是 以损耗、遮蔽现代文学的历史丰富性与多义性为代 价,体现出所谓文学历史运动的“新质”与“规律”。 对于这种生硬剪裁和简单提纯的弊端,现代文学学科 奠基者并非没有意识。时隔三十年,王瑶自我反省 道:“这些以教材形式出现的著作虽然都努力尝试运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明现代文学的产生和发 展.但同时也反映了民主革命胜利初期的时代气氛与 社会心理,如对于解放区作品的尽情歌颂,对于国统 区某些政治态度暖昧的作品的谴责,即其一例。”④而 刘绶松自知政治革命一体化架构的狭窄.干脆在文学 史稿末尾专设一章“旧民主主义文学”,将“进步”、 “革命”文学以外的众多作家作品归于一处,并给以 “消极”、“落后”一类的价值判定。 圄于对权威意志的臣服,对某一现成的文化理论 或政治学说的简单套用,使得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在奠 基期人为冷淡或放弃了对于学科规律与特征的深入 文学系列论文,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四人 合著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引发或体现着80 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转型。 转型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根本特征在于对 中国现代文学所具有的启蒙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的 张扬与强调。《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作者以“古 老的封建王国向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性转变” 为他们预设的“现代中国”的断代属性,从近代中国 的一系列变革尤其是“五四”时期鲁迅、周作人等人 的文学观念中发现“‘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认为 其所特具的“思想启蒙性是现代文学的一个带有根 本性的特征”。他们从现代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 广泛联系中,提倡“文学的现代性,即表现现代意识, 现代思维方式,情感方式,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现代艺 术形式”(5)。启蒙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成为《中国 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学科理念与叙事逻辑。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 研究者的学科自觉与探索精神。他们不满足于前辈 学者对某一现成理论的简单套用,也不止于对陈旧 文学史架构的修补与填空,而是潜伏于现代中国的 文学历史深处,试图寻找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特质, 并建立一种新的文学史范式。不论他们的学科意识 与文学史范式是否合理,其学科意识的萌发,正是现 代文学学科步人“自觉”与“自足”的一种标志。二 是启蒙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价值的确立。在繁多混 杂的现代中国历史场中,研究者们清晰而坚定地确 立了“文学现代化”的思维坐标和价值体系。他们 坚信,“文学的现代化,是与本世纪中国所发生的 ‘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教育、思想、文化的全面现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有重大突 破的时期。有意味的是,正是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奠 基者的一批弟子,率先从50年代形成的政治革命一 体化学科架构中突围,实现着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 转型。 王富仁的博士论文《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 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将鲁迅研究从以往的 政治革命意识拓展到思想革命、文化革命的空间,从 而获得了较之以往丰富得多的意义阐释。同一时 期,杨义的中国小说史流派研究,赵园的现代文学史 知识者形象与命运研究。刘纳的辛亥一“五四”文学 比较研究,都显示出对既定文学史架构的反叛与超 越。其中,钱理群、陈平原、黄子平的论20世纪中国 代化’的历史进程相适应,并且是其不可或缺的有机 组成部分,而在促进‘思想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 化’方面,文学更是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回。 在此,需要特别申论的是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 究的启蒙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问题。随着90年代 “后学”的引人与传播,启蒙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遭 遇到来自各种学术理论的质疑与消解。一些研究者 以后现代主义的无深度、去中心解构着80年代研究 的启蒙现代性叙事方式及其意义;全球化理论、后殖 民理论研究者以其“文化相对主义”和反对文化霸 权意识,张扬着“价值相对论”。从而消解着历史进 化论的历史逻辑与现代性价值的存在合理性。他们 敏锐地辨析出80年代研究者潜在的生硬与陈旧:

  研讨。这不仅助长了日后盛行的按作家作品的意识
形态特征排座次、贴标签式的庸俗社会学、庸俗政治 学倾向,使“研究的范围越来越狭窄,‘现代文学史’ 变成了‘无产阶级文学史’’’@,而且使中国现代文学 学科丧失了文学史学科应有的历史哲学意识与文学 审美意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了政治革命史。

一29—

万方数据

从历史的单一视角到历史的多义解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反思
“新与旧的修辞法在新文化运动中奠定了传统与现 代的二项对立观,而传统与现代的二项对立又同东 西方文化的对立观互相交叠:‘西方文化’优越于 ‘东方文化’,一如‘现代’胜于‘传统”’④。他们运 加世纪90年代以降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可 以称为“失范期”。80年代转型期所确立的启蒙现 代性与文学现代性的研究思路与价值体系,一度成 为影响极大的中国现代文学的新型研究“范式”。或 者说,一度成为人们的认同程度极大的隐性思维结 构,被普遍运用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各类研究之中。 然而,时至90年代,启蒙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突然 遭到来自变化的中国社会现实与来自新近国际学术 话语的多向夹击与多重质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 时呈现为“失范”的状态。 启蒙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的话语意识,体现的 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学术研究对于20世纪中国社会 历史进程的参与(介入)意识。学术研究的参与意 识必须依赖两个条件,一是研究者(知识者)的“先 觉”感,二是社会大众的“广场”空问@。90年代初. 涌动的市场经济与消费主义文化,使人文知识者迅 速地边缘化;当下功利主义与瞬间快感意识,迅速解 构着学术研究者的“先觉”意识,占据后者原有的社 会空间。在这样的年月里,对于启蒙与现代性、学术 研究的价值追寻与历史反思,当年的言说者与聆听 者都已经失去了它们原以凭藉的社会结构支撑@。 自然地,80年代兴盛一时的有关启蒙现代性与文学 现代性的研究范型,很快陷入被悬置被质疑被疏远 的状态。 导致这种失范状态的另一原因,在于90年代各 种新近文化理论的引入与传播。后现代主义、大众 文化理论、全球化思潮、后殖民理论、文化多元主义 ……各种思潮的引入,都为中国学术界开启了不同 于以往的思维路径,提供着多义启示性的理论背景。 比如,何谓“中国”?何谓“现代”?何谓“文学”?比 如启蒙精神、政治革命、大众文化构成及其功能…… 这些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在 90年代的学术理论视域中,其概念属性及功能义 项,都变得复杂而多义了,远非简单运用启蒙现代性 与文学现代性能够阐释与统摄。面对众声喧哗的学 术话语,我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陷入了某种举措 不定莫衷一是左右为难的尴尬状态。 导致9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失范状态的深层 原因,还在于研究者没能深切把握各种“后学”理论

用福柯的现代性反思话语和知识考古/谱系学方法,
质疑着“以‘启蒙’为名的思想是如何在社会科学的 各个方面,以各种各样的战略,排斥和贬低其他形式 的经验”@。 应该说,20世纪90年代的“后学”研究者对舳 年代转型的质疑与追闽,都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但 是,由于他们“不再追朔历史发展中的种种因果性和 必然性”⑨,势必存在着对历史在场性的有意逃避和 悬置。此为一;其二.由于他们以文化相对主义切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势必形成一味取消启蒙理性、文 学思想、现代性文化价值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中的 价值生成作用与存在意义功能∞,从而变为由放遂 价值到价值迷失与价值虚无的状态。 平心而论.∞年代转型期研究者对于启蒙现代 性的坚守,对文学现代性价值坐标的确立,正是对中 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在场性的尊重与强调。中国现代 文学的“现代”,不仅仅是一个断代史的时间标记, 而是一种价值概念和意义符号。取消和解构了中国 现代文学的“现代”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取 消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存在的意义根基。 今天看来,∞年代转型期研究的缺憾,不在启 蒙现代性和文学现代性的意义坚守,而在研究方法 论层面出现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整体上讲. 他们依然遵循着以某一理念分析、判断历史的传统 方法。在他们的前辈那里,是借用新民主主义理论 的政治意识形态、阶级本位观念和革命价值体系去 裁决历史;而在他们自己手中,则以启蒙现代性和文 学现代性作为统摄中国现代文学的“绝对理念”,作 为分析、判断历史的价值标签。从这里可以看出,虽 然踟年代转型期研究者在价值形态层面实行着对 导师辈的反叛与超越,但在方法论层面。不仅没有任 何的超越性,反而却保持着相当的一致性。 简言之,80年代转型期研究的失误在于人为地 扩大了启蒙现代性和文学现代性的解释功能。启蒙 现代性和文学现代性,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只具 有价值论意义,而不具有方法论作用。一旦将它视 为统摄一切、裁断一切的方法论,必然就会显出生硬 与偏狭。

 

一30一

万方数据

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 与现代中国的复杂关联,往往只是简单摄取、援用单 一的理论话语,作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理论指导或 意义设定.其结果,往往是以一种看似“新”的理论阐 释遮蔽了中国现代文学原生的丰富性与多义性。 其一,以后现代主义的所谓平面感、零碎化写作, 取代启蒙现代性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深度。比 如在鲁迅小说研究中,后学理论更看重《孤独者》等 篇章流露出的对启蒙精神的怀疑.从而抽掉甚至否定 《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一类作品中启蒙 精神的内涵。在后现代主义理论影响下,学者们仅仅 表象地抉取德里达和福柯的后结构主义、詹姆逊的平 面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和利奥塔的反宏大 叙事,而没能从西方文化流变的深层逻辑认识“后现 代话语的实质与其说是对现代性的反动,不如说是对 现代性的反思甚至重构”∞。于是以后现代性话语 取代启蒙现代性价值,成为9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 究的一个普遍现象。由鲁迅及“五四”一代作家,由 各个时期的自由主义作家们长期坚守并实践着的启 蒙精神与文学现代性意义,不仅不能得到合理地阐 释,反而遭到“后学”无情地遮蔽与消解。 第一,重复选题,学术增长点递减。 90年代以降的现代文学研究,似乎不大愿意从 事文学的历史在场性的深度研究.比如像特定时期 的文学时尚、文学制度、文学生产方式、文学与杂志、 文学与教育的研究;比如乡俗符号与乡土叙事、城市 经验与都市叙事等等;又比如中国现代文学与其他 国度的文学比较研究。这些研究领域,在80年代已 有一定的开拓,但此后却少有学人继续。因为。无论 是历史在场性的深度研究,还是跨国度跨文化的比 较研究,需要严谨的姿态,厚实的学养,开阔的知识 谱系,沉静而执著的精神。而今,把学术仅视为简单 操作工序的学人,一般不愿从事学术探险一类的“吃 力不讨好”的课题。于是,选择常态作家,运用常见 材料,做出一个个人云亦云的研究结论,是当前中国 现代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像郭沫若研究、老舍研 究、丁玲研究、赵树理研究、闻一多研究、张爱玲研 究、沈从文研究、钱钟书研究、张恨水研究等等,存在 大量的重复选题人云亦云现象。于是,选择某一理 论话语,构建一套框架,然后在框架内塞进别人的研 究材料与观点,组构成研究专著或论文,就成为普遍 的事情,看起来,虽洋洋数万甚至数十万言,却少有 学术新见,更谈不上什么新的学术增长点。时人所 指陈的“学术泡沫”,正是这样得以膨胀和蔓延。 第二。当代学理性与历史在场性的疏离。 面对众声喧哗的当代学术理论,中国现代文学研 究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拼贴与误读。先说“拼贴”。如 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论者多直接援引身份认同、肢体 写作、反菲勒斯中心主义等术语概念,然后对某某女 作家创作加以简单比附。其实,只有将当代学理性与 历史在场性紧紧相联,通过二者的融合、创化,才能获 得合理的研究结论。如丁玲、张爱玲、林白、陈染等中 国现当代女作家的创作,构成了相当“中国”的、非常 “现代”的、极为“文学”的女性创作风景:丁玲的性爱 绝望及其“革命”的救赎方式。张爱玲的男性残瘴与 林白、陈染的“自恋自渎”,构成了看不见的精神逻辑

 

其二,据于后殖民理论对于欧洲中心主义文化 霸权的反叛,进而排斥、抗拒人类普遍的文明精神, 以文化相对主义的重视与强调.对抗文化全球化所 蕴含的“现代性契机”和现代性文化逻辑。具体到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便是过于强调中国政治革命之 于现代中国民族自立的现代性意义及其应该具有的 对帝国主义的反抗性,而没能客观地分析殖民帝国 的隐含的权力结构是怎样地渗透和影响着现代中国 民族自立的过程与现代文学结构。这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着对政治革命现代性及其民族国家叙事文学的 多义阐释与当代反思。我们注意到,对1928年的无 产阶级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抗战文学、解放区文学 的研究,早在80年代中后期便陷人相对的停滞或悬 置。其根本原因在于,受后殖民理论的影响,研究者 人为地“在西方的‘现代化’之外设立一种能与之抗 衡的‘中华性’或‘亚洲价值一,以“中华性”对抗全 球性,变文化相对主义为价值相对主义,从而使学术 研究“像排斥一切价值那样排斥自由主义价值,因此 也放弃批评那些虽实际存在但却具有压迫性的文化 体制因素”@。 9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价值迷误大致表 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女性绝望及其救赎方式。这才真是“中国现代
文学”的女性写作。再看“误读”。对于后殖民理论, 学术界多接受赛义德的“东方主义”及其文化相对主 义,像艾勒克?博埃默的殖民话语及本土资源命名理 论,霍米?巴巴的后发国家“混杂”文体形态的分析

方法沙有问津者。因此,研究者容易从文化相对主
义走向价值虚无主义。又如对于后现代理论,我们

一3l一

万方数据

从历史的单一视角到历史的多义解释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反思
重视詹姆逊的消费社会和大众文化的后现代,轻视 了作为思维方式的后现代和启示着全球化新意的后 现代,因此简单地以“H常叙事”分析替代“宏大叙 事”分析。如对从鲁迅到张爱玲的文学史转型的研 究,就缺乏“中国”式的理论解释。 当学理仅仅作为一张“皮”而被拼贴,则显出学 界的急功近利时尚与消化能力的不成熟。因此,如 何依托全球化背景,结合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在场 性,如何从理论拼贴转为学理创化,这或许是中国现 代文学走出疲惫“瓶颈”状态的途径。 第三,价值迷乱,评价失范。 文学研究和其他学科研究一样,自身具有价值 评判的内在功能。评价功能的呈现,对于研究者而 言,具有先在性和客观必然性。进入20世纪90年 代,在对50年代的政治意识形态研究和80年代的 启蒙立场进行质疑并对其结论进行消解的同时.一 种以学术中立、还原学术为标识的研究倾向也出现 了。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在这种研究思想的指 导下,研究者的价值立场和现代思想却在悄然隐退。 过分注重于研究文本的“知识之真”和技术的规范, 这些,对以前研究的反叛具有合理性的一面,强调研   究的学术性及其规范自然是学术研究的题中之义。 但是,当研究者真正处于一种无价值的状态时,其研 究的合法性及存在理由便值得怀疑。无论是革命政 治评价,还是启蒙立场的现代性评价,其核心都具有 鲜明的价值评判性质,这些评价也许包含着不合理 的因素,甚至是极不合理,但对研究者尤其是现代文 学这一学科的研究者来说,合理的价值评判是必需 的,这不仅是文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现代文 学学科的内在规定使然。 从一般性而言,中国现代文学虽然处于“混杂” 的历史场,但整体上,这一文学形态得以存在的基础 是现代性价值。因此,以现代性价值去观察、认识、 评价现代文学及其作家,是研究者应持的价值立场。 但是,当一些研究者放弃了这一自明的合理立场后, 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认识,对具体作家的评价,自然会 出现价值的迷乱和评价的失范。他们丧失了在复杂 的文学形态面前进行价值抉择的灵敏性.也缺少以 现代中国生存发展所需的主导价值去正确评价文学 现象的能力,甚至一些人以相反的、缺少现实基础的 陈旧价值为一些作家作品评功摆好;还有的更以非 理性的方式,不顾历史,对一些文学现象.一些作家 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五十年历程的反思, 我们发现,从50年代奠基期、帅年代转型期到90年 代失范期,中国现代文学三代研究者虽然对于中国 现代文学的学科特征理解各异,但在方法论层面依 然保持着惊人的相似。他们都力图以某一种既定的 理论,作为统摄贯穿中国现代文学的本体论理念,并 以“裁决”历史的研究方法,对现代中国文学作出符 合某一本体论理念的现象拼贴与历史裁决。50年 代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直接援引新民主主义文化 理论作为学科的本体理念。80年代转型期,研究者 建构了启蒙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的学科理念.并以 此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文学史叙述逻辑。此 后,“重写文学史”呼声不断。近年,有学者试图以 审美现代性作为现代文学的本体论特性,重建文学 史的研究系统@,或以民族国家意识与话语系统作 为统摄中国现代文学的本体结构和意义特征∞。但 是,有如哥德尔定理显示的逻辑悖论,如果某一本体 论理念能够将中国现代文学史显得愈清晰,那么,这 种叙述逻辑就愈会给现代文学史留下更多的更为模 糊的盲区与黑洞。 在我们看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自救之途,在 于研究方法论的转型:从文学历史的单项裁决,转到 文学历史的多义阐释;从黑格尔式的“绝对理念”的 逻辑建构,转移到伽达默尔式的历史解释学。以现 或者大加挞伐,或者肉麻吹捧,使研究者的价值操守 荡然无存。这种状况既存在于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 的认识理解之中,也表现在对文学运动、文学思潮、 作家作品的评价之中。如对鲁迅、对“五四”文学革 命的“反传统性”、对左翼及其革命文学、对解放区 的文学、对自由主义的文学等等的认识与研究,都存 在着不同程度的价值的迷乱与评价失范问题。我们 认为.对复杂的文学历史不能简单进行裁决,对具体 文学现象的研究也不能用单一标准去抽绎出符合研 究主体的价值内容。一个时代的文学无论多么复杂 纷纭.隐含在其中的,必须有一种为时代、民族、社会 及其所属的多数人始终追寻、探索并视为理想的主 导价值,因此,文学研究者理应以此作为观照、认识、 评价文学现象的基本立场,否则,只能使研究走向价 值的虚无。



一32一

万方数据

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 代文化价值为基点、以现代中国文学为坐标、以中西 文化(文学)为经纬、以文学审美为路径,回到历史 的原点,进入现代中国文学的“历史场”,建立多元 文化交汇多种学理互参的开放的解释学话语空间。 其实,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建构”风尚兴盛之 时,早有研究者自觉地从事着贴近“历史场”的历史 解释学工作。王富仁的《中国近现代文化发展的逆 向性特征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逆向性特征》和 刘纳的《“五四”新文学创作者对于发难者的偏离与 代中国现代派诗如何借用西方的“他者”诗思模式。 转过来对传统(唐宋诗词)的承袭与重新命名,从而 把握30年代现代派诗歌那属于“中国的”也属于 “现代”的质素。同样地,对于革命现代性文学研 究、民族现代性文学研究,运用历史解释学方法,我 们将会获得更开阔而复杂的阐释空间,获得有关中 国现代文学的一系列的现代性问题的多义结构、复 台状态和悖论特征。而所有这些,正是中国现代文 学区另Ⅱ于中国古典文学、区别于欧美现代文学、也区 别于亚洲其他国家的现代文学的文学特征。

超越——兼与辛亥革命时期进步文学比较》便是实
例@。前者从中西文化的复杂性联系中,准确地阐 释了中国近现代文化和现代文学在西方文化(文 学)影响下,并没有形成与西方文化(文学)发展进 程相一致的“逆向性特征”。后者从历史在场性出 发,发现和阐释了“五四”文学理论提倡者与文学创 作实践者之间的不吻合现象:…五四’先驱者们启 发青年的觉悟,是出于对于民族命运的危机感,是希 望‘发展’了‘个性’的青年负担起社会的责任”,但 觉醒了的“五四”作家“却反而常常陷入‘无为’而 ‘无用’的尴尬处境”。而正是这种对于新文学发难

①参见温儒敏《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 学科的建立),载(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②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把历史学家所面临的历史研 究对象称为”历史场”。“历史场”是渗透着历史学家 的“历史意识”,贯注着学者的“历史思维”,“预设他 为研究而挑选出来的”历史阐释对象(参见海登?怀

特《历史的诗学——(元历史: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
想象)前言》,王逢振主编(2001年度新译西方文 选),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第83—84页)。 ③④王瑶:((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序),钱理群、吴福 辉、温儒敏、王超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 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⑤参见(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绪论”,第11页。在 1998年的傣订本中,作者将启蒙现代性和文学现代 性的学科性质重新定义为“文学的现代化”,并在具 体阐释中有了较为宽泛的内容。 ⑥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 订本)“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者的“偏离与超越”,才使得“五四”新文学创作者由 启蒙现代性进人“更多的对自我生命的体验”的文 学现代性的意义空间。由此启发我们,对于启蒙现 代性与文学现代性研究,只有通过具体而复杂的历 史阐释,才能获得准确而真实的认知。 解释学方法,绝不是放逐研究者价值立场的静 态的历史还原。恰恰相反,它提倡并一直坚守着中国 现代文学研究的“现代”价值立场。我们坚持认为: “从整体讲,现代性价值始终是现代文学自觉追求的 目标,实现社会、文化、民族以及文学的现代化是根 本的目的。因此,在现代文学的三十年间,启蒙、民 族现代性及文学的现代化是根本的目的。因此,在 现代文学的三十年间,启蒙、民族现代性,革命、社会 主义现代性。文学自身的审美现代性,是贯穿其问的 价值主线。”凹与以往的研究区别在于,我们提倡的 历史解释学方法,不是以现代性作为裁决历史的标 尺,而是以现代性为价值坐标,建立一种现代性坐标 的多维度多义项的“历史场”。在这种“历史场”中, 具体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形态”的生成与流 变。比如用福柯知识考古/谱系学方法,阐释中国古 代文学哪些要素合理地进人“现代”并形成中国现 代文学的构成元素;比如用后殖民理论,阐释30年

⑦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
现代性(中国,1900--1938)),三联书店2002年版, 第118页。 ⑧⑨李杨:(文学分期中的知识谱系学问艇》,载<文学 评论)2003年第5期。 ⑩有关启蒙思想和现代文化意识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 系,参见何锅章(论“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价值生 成与存在中的意义),载<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广场意识”,是陈思和对现代知识者精神存在方式 与文学创作理念的形象概括(参见陈恩和《论知识 分子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载‘上海文化)创刊 号)。“广场意识”也是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的精神特征。研究者们以近似于当年伦敦海德公园 的学说演讲,将现代文学研究枧为介入当下历史进 程的治世良方。

一33—

万方数据

从历史的单一视角到历史的多义解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反思
@南帆对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功能的变迁有准确分 析:“市场体系扩张导致知识分子精英主义迅速收 敛,……这时的大众正在从购买之中创造利润,而不 是在呐喊之中揭竿而起”(南帆:《四重奏:文学、革 命、知识分子与大众》.载《文学评论)2003年第2 期)。早在1994年“人文精神”大讨论中,许多学者 已经感受到,“经济一旦启动,便会产生许多属于自 己特点。接踵而来的市场经济,不仅没有满足知识 分子的乌托邦想象,反而以其浓郁的商业性倾向再 次推翻丁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力”(参见‘道德、学统 与政统》。载<读书,1994年第5期)。 @陆扬:《关于后现代话语中的现代性>,载《文艺研 究)2003年第4期。 @参见徐贲(“后”学和价值相对论),载(文艺研究》 2003年第4期。 @吴炫的(一个非文学性命题——加世纪中国文学观 局限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对 钱理群等人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观进行了质疑 式剖析,并提出审美现代性的文学史观构想。此后, 谭桂林的(对文学史观念的再认识——兼评吴炫的 文学观)(载<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就审 美现代性文学观问题,进行了评说与修正。 ⑩参见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载 《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⑩王富仁和刘纳文章.见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编

《在东西古今的碰撞中——对“五四”新文学的文化
反思’.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版。 @参见何锡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什么选择西方话 语>,载<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430074) 责任编辑陈剑谰

 

《文艺研究)除了发表专题学术论文外,还辟有“访谈”、“书评”、“视觉?经验”、“短论?动 态”栏目。“访谈”的对象是国内外具有突出成就的文化学者和著名艺术家,以梳理并总结其学术 思想、学术经验和学术经历;“书评”专栏是本刊从2003年开始设置的独立栏目,刊发针对学术著 作的研究性、批评性专论;在“视觉?经验”栏目中,刊发艺术作品及相关评论,包括艺术经验探索 等话题;“短论?动态”栏日的设立,旨在加强本刊与广大中青年学者的交流,及时提供国内外学术 界重要信息,其译稿摘编、动态介绍、国家立项科研课题的内容概述及探源考索类文字。均可为学 界和社会提供丰富有益的信息。 《文艺研究》每期配有印刷精美、堪为经典的美术作品或书法、摄影、雕塑、建筑、陶艺等作品彩 页,是一本图文并茂、风格独特的学术刊物。 《文艺研究》现为双月刊,16开本,160页,单月21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读者既可前往邮 局订阅,也可直接到文艺研究杂志社订阅。 国内统一刊号:CNll一1672/J 国际标准刊号:lssN025715876 国内邮发代号:2—25 国外代号:BMl63 ; 每期定价:12.80元全年定价:76.80元 本刊地址:电 话、邮编、网址请见本刊目录页。

.一..一…~~~一。.。...。一~.~一…一……一.…….~.j

34一

万方数据

从历史的单一视角到历史的多义解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 史反思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何锡章, 李俊国 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430074 文艺研究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04(3) 2次

参考文献(18条) 1.温儒敏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期刊论文]-文学评论 2003(01) 2.海登·怀特 历史的诗学--〈元历史: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前言 2002 3.Appl王瑶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序 1987 4.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绪论 1998 5.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前言 1998 6.刘禾 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8) 2002 7.Appl李杨 文学分期中的知识谱系学问题 2003(05) 8.何锡章 论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价值生成与存在中的意义 2002(05) 9.陈思和 论知识分子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 10.南帆 四重奏:文学、革命、知识分子与大众[期刊论文]-文学评论 2003(02) 11.道德、学统与政统 1994(05) 12.陆扬 关于后现代话语中的现代性[期刊论文]-文艺研究 2003(04) 13.徐贲 后学和价值相对论 2003(04) 14.吴炫 一个非文学性命题-"20世纪中国文学"局限分析 2000(05) 15.谭桂林 对文学史观念的再认识-兼评吴炫的文学观[期刊论文]-中国社会科学 2001(04) 16.旷新年 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期刊论文]-文学评论 2003(01) 17.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 在东西古今的碰撞中--对五四新文学的文化反思 1989 18.何锡章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为什么选择西方话语[期刊论文]-文学评论 2003(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李俊国 中国现代都市文学论纲[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4) 2. 李俊国.何锡章 《新青年》:新文化元典精神与五四新文学审美方式[期刊论文]-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9) 3. 李俊国 论"时尚读本"[期刊论文]-文艺评论2003(4) 4. 李俊国.LI Jun-guo 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与六朝文章晚唐诗[期刊论文]-长治学院学报2005,22(1) 5. 刘久明.LIU Jiu-ming 冲破道德的禁区探询人性的真实--郁达夫与劳伦斯比较论[期刊论文]-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21(4) 6. 李俊国.LI Jun-guo 近二十年中国文学症候分析[期刊论文]-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2) 7. 李俊国.陈璇 科学精神与新感觉派都市叙事[期刊论文]-江汉论坛2007(10) 8. 刘久明 郁达夫与缪塞[期刊论文]-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2) 9. 蒋济永 “在”的意义与追问——元稹《行宫》新析[期刊论文]-江海学刊2000(4) 10. 李俊国 文学审美者的审美救世之途--论现代中国审美文学批评的学理特征与功能悖论[期刊论文]-江汉论坛

2005(10)

引证文献(2条) 1.王平 时空二元对立与区域文化视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反思[期刊论文]-云南社会科学 2006(4) 2.黄曼君 "视界融合"中的生命之流--中国20世纪新文学现代品格的动态考察[期刊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 2005(6)

本文链接:



  本文关键词:从历史的单一视角到历史的多义解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0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50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b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