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华如梦”——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破灭的美国梦
本文选题:《了不起的盖茨比》 切入点:菲茨杰拉德 出处:《语文建设》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美国人追求理想,这催生了他们的国度诞生和发展。建国初,美国人的"美国梦"是追求"自由民主和个人主义"。自上世纪20年代,美国人的人人"平等、自由"的梦想破灭,这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多有描述记录,其中以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最具盛名。笔者通过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分析,分析美国人幸福梦想的源起和破灭,一切浮华如梦。
[Abstract]:Every nation has its own beliefs and pursuits, and Americans pursue ideals, which spawned the bir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count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the nation, the American dream was the pursuit of "liberal democracy and individualism." since -80s, The American dream of "equality, freedom" is shattered, and the literature of this period is well documented, most famous for Fitzgerald's "the Great Gatsby." I analyze the Great Gatsby. Analyze the origin and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happy dream, all flashy dream.
【作者单位】: 青海大学基础部外语教研室;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彭亮;;盖茨比的理想主义与美国梦的幻灭[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2 周小祥;朱晓东;;20世纪美国梦的绝唱:透析盖茨比悲剧折射下的美国梦[J];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01期
3 陈媛媛;陈鼎斌;;变质的“美国梦”——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的“美国梦”本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娜仁花;;《了不起的盖茨比》与美国梦的破灭[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和海印;;浮华如梦”——谈《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破灭的美国梦[J];语文建设;2016年09期
2 洪秀芸;;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性别焦虑——用“双性共体”的理论解读[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3 张艺凝;;控诉、旁观、反思者视角下永不磨灭的美国梦——《了不起的盖茨比》绝望中的绿光[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7期
4 杜龙鼎;;中国梦与美国梦之实质辨异: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鉴[J];山花;2015年08期
5 李成烨;;An Analysis of Disillusionment of American Dream in The Great Gatsby[J];校园英语;2015年07期
6 李炎芳;;《了不起的盖茨比》文本与影像的“爵士时代”差别[J];电影文学;2014年24期
7 余青青;;美国梦的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比手法的运用[J];中外企业家;2014年30期
8 王舒婧;;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爵士时代”的价值观[J];作家;2014年14期
9 赫亚红;;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走向幻灭的信徒[J];大众文艺;2014年10期
10 唐文;;文学视阈下迷失的美国梦[J];东疆学刊;2014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晓帆;;《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刍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王慧丽;;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之悲剧性的思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3 李永霞;方岚;;《了不起的盖茨比》:美国现代神话悲剧[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4期
4 孙顺祥;解亚辉;;从盖茨比中看菲茨杰拉德(英文)[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孙阳;刘金凤;;《了不起的盖茨比》之精神生态分析[J];双语学习;2007年04期
6 金瑛昊;李英华;;美国梦的幻灭——谈《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悲剧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冯晓琴;;解析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范登伟;;美国梦的破灭——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物质主义和理想主义[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赵宏伟;“美国梦”的幻灭及其语言学阐释——再论《了不起的盖茨比》[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陈梅,金月;小说《大人物盖茨比》中的“美国梦”及人物象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晓丽;;崛起——衰落——复兴——浅析“菲茨杰拉德现象”[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何宁;;菲茨杰拉德研究与中国[J];外语研究;2008年01期
3 张牧潇;;异化的悲歌——菲茨杰拉德与其小说中人物的生存方式[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程锡麟;王安;;当代西方菲茨杰拉德研究综述[J];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02期
5 陈爱华;;菲茨杰拉德研究(一九八一-一九九0年)[J];东吴学术;2013年04期
6 潘绍玺;“美国梦”的破灭──纪念菲茨杰拉德逝世五十周年[J];求是学刊;1991年03期
7 牛力维;;探析菲茨杰拉德的“骑士精神”[J];芒种;2013年24期
8 李学颖;;中国青年文化现状分析——谈菲茨杰拉德作品的现实意义[J];青年文学家;2009年13期
9 孔博;;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美国梦”的原动力及展现[J];飞天;2010年16期
10 高莉;;“美国梦”的幻灭——评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J];考试周刊;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田园;;堕落的花朵——从《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女性群像看菲茨杰拉德对女性偏见的成因[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 黄昱宁;推开菲茨杰拉德之门[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苏往;他们不是菲茨杰拉德的同路人[N];文艺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柳青;罗曼史的假面和光环下的狼藉[N];文汇报;2013年
4 赵松;缓期执行的崩溃[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5 记者 康慨;美国怨妇战胜比利时美女,赢得龚古尔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陈慧稚;“前方有不适内容,阅读需谨慎”[N];文汇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多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玮;菲茨杰拉德与消费文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2 王威;模仿与超越《黑暗的心》与《了不起的盖茨比》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孟瑜;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消费场”[D];江南大学;2015年
4 曾敏昊;菲茨杰拉德笔下理想的纽约——塑造“城市—乡村结合体”[D];复旦大学;2010年
5 刘越;菲茨杰拉德三部主要作品中女性角色的女权主义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远威;菲茨杰拉德沦为消费社会受害者的历程及其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消费主义的批判[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琳静;从消费文化角度看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美国梦”的破灭[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梅菁;解读F·司格特·菲茨杰拉德《夜色温柔》的两个版本[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郭章容;论音乐与菲茨杰拉德的创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36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63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