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视与超越——《无声告白》中的存在主义思想解读
本文选题:存在主义 + 凝视 ; 参考:《当代外国文学》2017年03期
【摘要】: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描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华裔在白人社会"凝视"下的存在危机,揭露了种族和家庭社会等外在压力对人的异化作用,但小说也强调了个人主体建构中的主观能动性,考察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以及族裔和谐共存策略。本文拟从"凝视"的理论视角,分析凝视的作用机制、自为存在的超越性以及凝视压力的消解等问题,解读小说对于主体建构和种族问题的哲学性思考。
[Abstract]:The novel "silent confession" by Chinese American writer Woo Yee-shih describes the crisis of Chinese American existence under the "gaze" of white society in the 1970s, and exposes the alienation of people under external pressures such as race and family society.But the novel also emphasizes the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dividual subject,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others, and the strategy of ethnic harmonious coexistence.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eory of "gaz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gaze, the transcendence of self-existence and the resolution of gaze pressure, and interprets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 the subject construction and race in the novel.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中央民族大学;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国美国文学年会将在苏州大学举行[J];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01期
2 熊素娟;陈婷婷;;论美国华裔作家的文化进贡[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25期
3 冯亦代;;美国华裔作家与“第一次浪潮”[J];读书;1993年04期
4 孙隆基;;美国华裔作家的认同问题[J];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31期
5 卫景宜;肖薇;;走向多元文化整合的当代美国华裔写作——以美国华裔作家李健孙小说《老虎尾巴》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牟为姣;张卓;;论美国华裔作家的国家身份建构[J];文艺争鸣;2011年13期
7 陈富瑞;;地理基因与文化基因之辨——以美国华裔作家为例[J];世界文学评论;2012年01期
8 毛新耕;赵明;;美国华裔作家成长经历的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J];云梦学刊;2012年04期
9 王家湘;浅谈美国华裔作家作品之主题[J];外国文学;1993年02期
10 卢俊;;打开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美国华裔作家邝丽莎和她的作品[J];译林;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茹;;跨越种族的樊篱 谈任碧莲和她的《地道美国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张龙海;;关公战木兰——透视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和汤亭亭之间的文化论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郑晓风;唐人街:美国华裔作家的中国文化情结[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蔡巍;美国华裔作家对早期华工的文学叙事[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年
3 赵爱;从离散批评角度阐释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骨》中的人物[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4 袁蓉;身份的追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613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76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