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梦幻、梦境与神话仪式——汤显祖的《牡丹亭》与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

发布时间:2018-04-27 15:11

  本文选题:《牡丹亭》 + 仲夏夜之梦 ; 参考:《艺术评论》2016年10期


【摘要】:正今年是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我们可以将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进行比较。在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比较研究中,最早的论文有徐朔芳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近期的有刘昊的《莎士比亚戏剧与中国古典戏剧中的爱情与异地》[1]。本文试图从梦幻、梦境和神话仪式的视角,将汤显祖的《牡丹亭》与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进行比较。一、梦幻:主题与象征梦想,是一种诗学。加斯东·巴拉什的《梦想的诗学》提出了"梦想
[Abstract]:This year marks the 400th anniversary of the death of Tang Xianzu and Shakespeare.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ang Xianzu and Shakespeare, the earliest papers are Xu Shuofang's Tang Xianzu and Shakespeare, and the recent Liu Hao's Shakespeare's Love and different places in Shakespeare and Chinese Classical Drama [1].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pare Tang Xianzu's Peony Pavilion with Shakespeare's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reams, dreams and mythological rituals. Dream: theme and symbolic dream, is a kind of poetics. Gaston Balash's Poetics of Dreams puts forward "Dreams"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分类号】:I106.3-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文楼;一个走不出去的圆圈——《牡丹亭》情理建构的文化心理批判[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2 谢裕忠 ,郑松锟;《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结构之比较[J];国外文学;1990年Z1期

3 汪芳启;;也论《牡丹亭》的悲喜剧性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4 薛如林;两峰并峙双水分流——《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J];外交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5 刘慧;;戏剧《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研究[J];作家;2009年02期

6 张林;刘须明;;爱情之道 止于至善——赏心乐事《牡丹亭》与悲情伤怀《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王冠颖;;从《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结局看中西民族文化审美心理的差异[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2期

8 杨深林;;《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语言特点之比较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佟迅;;《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美学特征之比较[J];电影评介;2010年12期

10 崔大庆;;《罗密欧与朱丽叶》、《牡丹亭》异同说[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欢;中西文化互观下的《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露;论《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情趣理”的冲突[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3 毕益芳;汤显祖《牡丹亭》和蒙特威尔第《奥菲欧》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112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8112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c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