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之城》:大屠杀的历史记忆
本文选题:保罗·奥斯特 + 《末世之城》 ; 参考:《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3期
【摘要】:保罗·奥斯特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犹太作家之一,继其成名作《纽约三部曲》之后,他发表了小说《末世之城》。在这部作品里,奥斯特以"二战"时的犹太人隔离区为原型,塑造了一座被排斥、封锁的城市,构成一种禁闭空间。在这一空间里,"二战"大屠杀的历史史实与虚构的景观相融合,虚实相间,意蕴层叠。奥斯特借末世之城的禁闭空间再现了"二战"时期犹太人的苦难经历,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反犹势力的暴行。正是在反犹暴君的统治下,犹太人想要通过空间建立秩序的希望变成了一种虚妄。在小说中,奥斯特通过对大屠杀文学主题的探讨,表达了对历史和民族身份的记忆。
[Abstract]:Paul Oster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ontemporary Jewish writ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fter his famous New York trilogy, he published his novel the City of the Last Age. In this work, Oster, based on the Jewish ghetto of World War II, creates an exclusive, closed-off city that constitutes a kind of confinement space. In this space,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World War II Holocaust merge with the fictional landscape. Oster reproduces the suffering of Jews in World War II through the confinement of the city of the end, and the root cause of all this is the violence of anti-Semitic forces. It was under the anti-Semitic tyrant that the hope of the Jews to establish order through space became false. In the novel, Oster expresses his memory of history and national identity by discussing the theme of Holocaust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外语学院;
【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5ZS074)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万柱,陈致远;《细菌战大屠杀》一书评介[J];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03期
2 李中泽;;扭曲历史与尊重历史的博弈——《后现代主义与否认大屠杀》评介[J];国外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3 刘百陆;文畅;;“大屠杀”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历史;2006年06期
4 程小牧;;大屠杀的光影切片[J];书城;2007年04期
5 李茂增;;论大屠杀与个体罪责[J];外国文学;2009年01期
6 Peter Carrier;伍迅;;回忆德国纳粹时期的大屠杀[J];史林;2011年02期
7 孙曙;;“大屠杀”叙事[J];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08期
8 邓安新;;一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J];世纪行;1997年06期
9 金祖良;旅顺大屠杀[J];兰台世界;1999年11期
10 齐立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屠杀教育?——以南京大屠杀的教学为例[J];中小学德育;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仁木富美子;;《无人区·长城线上的大屠杀》(节选)[A];中国长城博物馆暨中国长城学会优秀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小牧;大屠杀的光影切片[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记者 陈克勤;以色列纪念大屠杀史料上网[N];光明日报;2011年
3 本报驻特拉维夫记者 王水平;以色列:禁止否认大屠杀历史[N];光明日报;2014年
4 记者 何洪泽、邹德浩;联大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N];人民日报;2005年
5 林均;大屠杀不能被遗忘[N];文学报;2007年
6 王湘江;“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哀之更须鉴之[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彭梦瑶;巨款补偿大屠杀受害者,意义不在钱[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Hanna Yablonka 本古里安大学历史与以色列研究所教授;从以色列视角看二战结束65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上海社科院上海犹太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与反犹主义的消解[N];解放日报;2012年
10 吴酩;纪念:当代人的“零容忍”[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和美国外交[D];复旦大学;2011年
2 胡越;身份与写作——德语国家年轻一代犹太裔作家叙事作品研究[D];北京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相征;关于以色列纳粹大屠杀教育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2 史今;大屠杀纪念馆在美国大屠杀教育中的角色[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聂明群;中美大屠杀题材电影的叙事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4 万海(Vahe Ghazaryan);亚美尼亚大屠杀事件法律责任的追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万敏;从独特性到普世性[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6 包丽丽;亚美尼亚大屠杀问题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朱钰;善与恶:《白色旅馆》对于大屠杀的后现代主义反思[D];兰州大学;2010年
8 冯志明;坎坷的民族和解之路[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林梅玉;犹太社团—美国学校大屠杀教育的主要推动力[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10 潘明慧;东西方在大屠杀时期对犹太人的态度[D];黑龙江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51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951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