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小说中的成长型自我形象研究
本文选题:毛姆 + 成长型自我 ; 参考:《西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20世纪英国身显名扬的戏剧家、小说家。他身处斑驳芜杂、焦躁不安的时代,在这样驳杂的现世文明中,他饱经世故,阅尽人世的繁华与沧桑。作品里毛姆总是以冷峻、犀利的眼光观察着存身于具体可感的社会现实中人的种种面向性,对于人的自我完善则被他当成了人生的最高理想追求。他躬身力行、孳孳不息地探寻着,并把这种理想追求诉诸笔端,赋予他探讨人生家园的三部曲:《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和《刀锋》中三位成长型自我的主人公身上。他们依凭内心的热望,在常轨生活的背离中,确立个人的社会坐标、多维发展向度和自我认同,使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从混沌、迷蒙,走向清明、通脱。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三个章节。本论文主要对三篇小说中的成长型自我为中心进行研究,分析他们的形象、成因以及价值和意义。第一章为“毛姆小说中的成长型自我形象”。主要以文本细读为主,分别对毛姆的三篇长篇小说中成长型自我形象进行详尽的解析:《人生的枷锁》中的菲利普,敢于将套在人生之上的层层枷锁逐一击碎,成为一个不受尘世围困的具有独立自主性人格的人;《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里克兰德,敢于挣脱俗世凡尘中的条条框框,罔顾世俗的道德价值观,在追寻艺术的道路上完成自我精神上的满足;《刀锋》中的拉里则不顾社会的行为准则规范,以晃膀子的生活态度为个人行为准则,在不停地行走和冥思中体悟到人生的意义。第二章为“成长型自我的探因”。主要对成长型自我的成因进行探讨,通过对斑驳芜杂、激荡奋进的时代背景,分析人物在面对生长的社会区域,有自己与之存在于特定时代的行为方式、意识形态和人际关系准则;对毛姆的人生阅历做一个梳理,对成长型自我身上带有的特质与毛姆本人做一些关联,表现一个人如何发挥它的全部潜力,克服他所面临的种种障碍,实现自我的完善;毛姆把本人受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赋予他笔下成长型自我的言行举止和成长中命运的生成。第三章为“成长型自我的价值和意义”。主要探讨成长型自我在个人成长的人生道路上,积极的成长个人化构建,他们在与社会的反叛与逃离中,履险如夷,得以个人私密的成长;从他们的人性特质进行多维的推求,对他们的成长做一个多向度的分析,展现成长型自我独特的成长人生和别样的价值取向;成长型自我在历经诸多磨砺成长后,精细而审慎地检审着自我存身的现实世界,在迷雾笼罩着的人类面前,成长型自我通过异乎寻常的立身行事,在拨开层层迷雾和挣脱现世社会的层层枷锁中找到了自我认同。
[Abstract]: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 which ar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 In the first chapter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self - improvement of life is the most ideal pursuit of life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 form self - existence are associated with Maugham , which shows how a person exerts its full potential , overcomes all the obstacles he faces , and realizes self - improvement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修峰;;巴别塔下:维多利亚时代文人的“词语焦虑”[J];国外文学;2016年03期
2 金琳;;毛姆悲悯情怀的认知语用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06期
3 黄曦;;究竟要不要读毛姆——国外毛姆批评研究综述[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5年04期
4 孙胜忠;;成长小说的缘起及其概念之争[J];山东外语教学;2014年01期
5 高国涛;;国内毛姆研究30年综述——基于1980—2008年研究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袁文平;;评析毛姆的反理性倾向[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7 秦宏;;毛姆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买琳燕;;走近“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概念初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王炎;;成长的终结?——解析福兰克·墨罗蒂的《世界的存在方式》[J];外国文学;2006年02期
10 申利锋;;论毛姆长篇小说中的三种爱情悲剧类型[J];理论界;200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巧萍;毛姆长篇小说中的“离经叛道者”[D];南昌大学;2015年
2 王木祥;毛姆小说中的漫游者形象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3 杨哲;毛姆笔下的“非正常人物”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伊彬;论毛姆的精神世界[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关娅楠;叔本华悲剧人生观的伦理解读[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6 陈苏闽;虚无主义视角下的毛姆小说人物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7 葛宝瑞;论毛姆笔下孤独的精神探索者[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付岩岩;论毛姆小说中的虚无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孟凡伟;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琦;论毛姆小说主旨与叔本华思想的契合[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687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968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