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石黑一雄《上海孤儿》中的家园政治

发布时间:2018-06-06 05:01

  本文选题:《上海孤儿》 + 公共租界 ; 参考:《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05期


【摘要】:公共租界在石黑一雄的小说《上海孤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淞沪会战之前的租界是生长于上海的英国著名侦探班克斯的精神家园,班克斯母亲投身反鸦片运动为旅居上海的英国人披上了正义的外衣;战时的租界成为所有人心目中的安全港湾,而苏州河对岸战火正酣的闸北则是龙潭虎穴。战前的租界被上海民众视为"外国人的城市",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备受包括英国在内的列强的欺凌,但战时的公共租界也为躲避战乱的中国人提供了庇护。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间未被日军占领的上海租界地区被称为孤岛,孤岛和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孤儿遥相呼应,孕育着一种十分复杂的、风云变幻中的上海的家园政治。
[Abstract]:The public concess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Ishihiro Ishiko's novel "Shanghai Orphans": the concession before the Battle of Shanghai was the spiritual home of the famous British detective Banks who grew up in Shanghai. Banks mother joined the anti-opium movement to put on the jacket of justice for the Britons living in Shanghai; the wartime concession became the safe haven for everyone, and the river across the Suzhou River was the raging north of the Dragon Pool and Tiger Cave. The pre-war concession was regarded as a "foreign city" by the people of Shanghai, and the Chinese were bullied on their land by foreign powers, including Britain. But wartime public concessions also provided shelter for Chinese fleeing the war. The Shanghai concession, which was not occupied by the Japanese between November 1937 and December 1941, was called an isolated island, and the orphans in Ishiki's novels echoed each other. Breeding a very complex, volatile Shanghai home politics.
【作者单位】: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娟;;论《上海孤儿》中多元文化的时代呈现[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09期

2 王烨;;论《上海孤儿》中“帝国神话”的建构和宰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3 方宸;;探寻岁月尘埃下的历史真实——读石黑一雄的《上海孤儿》[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4期

4 方宸;;石黑一雄《上海孤儿》中身份的建构与解构[J];外国语文;2012年02期

5 罗中;;《上海孤儿》中的个体自我同一性构建[J];青春岁月;2012年14期

6 李厥云;;幻象的解构与重建——谈《上海孤儿》中的戏仿手法[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王友贵;;全球化与英国当代少数族裔作家——以石黑一雄的长篇小说《上海孤儿》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唐岫敏;历史的余音——石黑一雄小说的民族关注[J];外国文学;2000年03期

9 安娅;;幸福是个肥皂泡——石黑一雄访谈录[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1期

10 王岚;公正地再现“他者”——简评石黑一雄的《当我们是孤儿时》[J];外国文学;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孟玲;;正确地认知自我与他者——对《上海孤儿》的后殖民主义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吴冬;;通往“第三空间”的身份之旅——在后殖民语境下解读《上海孤儿》[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程栎;当我们是孤儿[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颖;创伤视角下的石黑一雄小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碧蓉;石黑一雄《上海孤儿》的创伤主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白宇;跨越三界之试炼—《上海孤儿》中同一性的拉康—埃里克森式构建[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代广荣;重写经典—论石黑一雄小说《上海孤儿》中的戏仿[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罗中;《上海孤儿》中的记忆与自我同一性构建[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5 蔡艳姣;追寻失落的精神家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张凯杰;家园的失落与觅寻:石黑一雄《长日留痕》的空间批评解读[D];郑州大学;2015年

7 彭婷;《别让我走》和《分身》的悲剧美学视角之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8 张雅静;石黑一雄《长日留痕》中的困境[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9 李鹏;分析不可靠叙述在《长日留痕》中的运用[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杜晓声;[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85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1985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3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