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女作家排行榜_《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2-02 12:53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现代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关系问题属于中德文学关系史的范畴,而中国现代作家如何接受德语文学(或者德语文学对现代作家的影响)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本文尝试从性别视角切入,审视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关系,一是考虑到以往的研究对中国现代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关系进行评论和历史再现时存在性别盲点;二是希望以性别为研究视点和研究方法,讨论德语文学究竟如何影响中国现代作家的创作;三是系统梳理“德学东渐”背景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各种关联。 本文以中国现代女作家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分段分期,采用整体分析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相关女作家全部作品的基础上,尽量搜集她们的自传、日记和书信等一手资料,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挖掘她们与德语文学的关系。本文可以为德语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接受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横断面,并以女性为出发点,考察“德学东渐”中的一些微现象,从而丰富中德文学关系史研究。 论文除绪论和结束语外,由五章组成:第一章综合论述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关系研究的基本现状,在结合现有史料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现代女作家在中德文学关系史中的“群体失落”问题,进而从性别维度和史学维度指出选题的意义。第二章以“五四”女作家群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考察冰心、庐隐、冯沅君和石评梅等人的创作与德语文学的关系,从主题、体裁和结构等角度论证她们作品中对汉译德语文学经典《少年维特之烦恼》和《茵梦湖》等作品的接受。其中,“五四”女作家对“维特热”的回应是重中之重。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的思想这一时期也是译介大热门,女作家们如何借鉴取法德国哲学等问题也会在这部分有所涉及。第三章叙述20年代末至抗日战争之前,,谢冰莹和胡兰畦等女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关系,包括她们如何汲取德语文学养料为创作助力。胡兰畦留学德国的经历也是本章的阐述重点,因为她与德国著名女作家安娜·西格斯的交往(包括文学交流)成就了中德文学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第四章探勘抗日战争至1949年之前现代女作家创作与德语文学的关联,主要涉及两位“九叶派”女诗人——陈敬容与郑敏。这一章讨论她们在40年代“里尔克神话”影响之下的创作问题,笔者具体从形式、主题、体裁和审美等多重视角考察了里尔克在两位女诗人创作中留下的印痕。由于这两位作家的创作期跨越了现代与当代,两人1979年后重创期的相关作品也在考察之列。第五章列举中国现代女作家译介德语文学的实绩,综合论述她们在接受德语文学时表现出的特点,探究并解释她们在中德文学关系史上“群体失落”的原因。 经过主体论证后,相信本文最终能够大致呈现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的关系图,解释文学接受中存在的“性别问题”,概述中国现代女作家在德语文学汉译史上的作用和贡献,从某种程度上还原她们在中德文学关系史上的本来面目。


  本文关键词:中国现代女作家与德语文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1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01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8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