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新黑人女性形象的身份诉求与建构

发布时间:2018-06-19 12:06

  本文选题:新黑人女性形象 + 哈莱姆文艺复兴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04期


【摘要】:随着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黑人女性身份意识和性别意识的觉醒,拉森、福赛特和赫斯顿三位黑人女作家开始用她们自己的声音和视角对占主导地位的种族和性别制度提出质疑,通过描写海尔格、克莱尔、安吉拉和珍妮等人物的渴望与追求、拼搏与抗争、成长与成熟的心路历程,生动地再现了新黑人女性形象的身份诉求与身份建构。她们塑造的主人公是对生活有目标、有理想、有追求的新女性,她们的集体创作开创了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的先河。
[Abstract]:With the awakening of the identity and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black women during the Harlem Renaissance, three black women writers, Larson, Fossett and Heston, began to question the dominant racial and gender systems with their own voices and perspectives.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yearning and pursuit, struggle and struggle, growth and maturity of Herg, Claire, Angela and Jenny, it vividly reproduces the identity appeal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black female image. Their protagonists are new women who have goals, ideals and pursuits in life. Their collective creation opens the first step of American black feminist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B070号)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胜忠;“新黑人”作家的两难抉择和“哈莱姆文艺复兴”的二重性[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1期

2 袁德成;论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黑人女诗人的创作[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黄卫峰;哈莱姆文艺复兴期间的文艺论战[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欧华恩;;白人卡尔·范维克顿与哈莱姆文艺复兴[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5 邓海波;程维娟;;浅谈哈莱姆文艺复兴与美国主流文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周春;;爵士乐时代视阈下的哈莱姆文艺复兴——兼论哈莱姆文艺复兴与美国主流文化的关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单子坚;哈莱姆文艺复兴文学概述[J];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03期

8 易群芳;;黑人知识分子与哈莱姆文艺复兴[J];社会科学家;2014年08期

9 许江媛;;哈莱姆文艺复兴[J];英语自学;2006年03期

10 张德文;吕娜;;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越界小说及其传统[J];山东文学;2009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德文;种族身份的思考及其复杂心态的书写[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明亮;“哈莱姆文艺复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子桐;论哈莱姆文艺复兴的精神与美国意义[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易群芳;哈莱姆文艺复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欧华恩;论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福塞特的小说主题、历史成因及其价值[D];山东大学;2008年

5 其丽敏;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美国黑人身份的探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6 朱军;民权运动视域下美国黑人的哈莱姆文艺复兴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武清宇;论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国黑人女性文学[D];山东大学;2008年

8 刘皎;双重意识与文化杂交下的身份构建[D];宁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39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039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a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