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的文学经典化——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及其作品为例

发布时间:2018-07-03 03:48

  本文选题:大众文化语境 + 当代文学 ; 参考:《求是学刊》2017年01期


【摘要】:当代大众文化语境是后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该语境下,文化产业蓬勃兴起,传播手段层出不穷,文艺日趋娱乐化,新型大众文化及其全新的意识形态运作方式令既有的文学经典化之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学已死"的呼声不绝于耳。而三十余年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其创作中,采取与时俱进的积极态度,结合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坚持个性化发展,既为当代大众文化与文学经典化之间的矛盾做出了合理的诠释,也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
[Abstract]: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mass culture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st-modern society. In this context, the cultural industry flourished, th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emerged in endlessly, and literature and art became more and more entertaining. The new popular culture and its new mode of operation of ideology make the existing way of classical literature face unprecedented challenge, and the call of "literature is dead" is endless. For more than 30 years, the Nobel Prize winners have adopted a positive attitude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combined with essentialism and constructivism, and insisted on individualized development. It not only provides a reasonable explanation for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ntemporary popular culture and literary canonization, but also finds a new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美国文学研究”,项目编号:CSC97822032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莫言研究:域外影响与自主创新”,项目编号:2014B26
【分类号】:I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宪;;文化研究的“去经典化”[J];博览群书;2002年02期

2 杨厚均;经典化:一种姿态[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郭持华;“历史流传物”的意义生成与经典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张荣翼;;意义蜕蚀与经典化——文学史包含的两种相关规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孙秀昌;;在历史之畏中透视经典——对人类文化史中一种“去经典化”与“伪经典化”现象的反省[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张立群;;缪斯的熔铸——关于新诗经典化的几点思考[J];艺术广角;2006年04期

7 王珂;;新诗应该适度经典化[J];江汉论坛;2006年09期

8 郭持华;;从《诗》的早期传播看《诗》的经典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宋达;钟厚涛;;文学经典化何以成为越来越需要讨论的话题——来自首都师范大学“文学经典化问题国际学术论坛”的报告[J];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02期

10 郭丽萍;;儿童文学的去经典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博;;经典、经典化与经典的危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立群;;历史的“出场”与经典化趋向——从世纪初诗坛代际划分及其相关命名谈起[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高莹;;闻鸡起舞 慷慨悲歌——论西晋诗人刘琨的经典化历程[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姚志文;;试析新闻作品经典化的可能性[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立群 辽宁大学文学院;琐议新世纪诗歌经典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北京评协副主席 北京市文联原党组副书记 索谦;理论研究和经典化运作[N];中国艺术报;2013年

3 南京大学文学院 葛志伟;经典化过程绝非一帆风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邓新华;文学经典化的个案研究[N];文艺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刘構;新诗的经典化需要时间检验[N];文艺报;2012年

6 黄东成;诗坛建设当务之急是经典化吗?[N];文学报;2013年

7 吴义勤;“经典化”是真命题还是伪命题[N];文艺报;2014年

8 柳士同;“经典化”得太匆匆[N];文学报;2014年

9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典”的“经典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通讯员 唐祥勇 实习生 苏媛菊;经典化仍是21世纪文学发展的趋势[N];湖南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鑫;济慈追寻经典化之路与浪漫主义后世书写传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董梁;曹魏四言诗的经典化[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海玲;叙事民歌《韩秀英》经典化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11年

3 陈唯;朦胧诗的经典化历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汪洁;《王贵与李香香》的经典化研究[D];延安大学;2010年

5 李翠萍;红色经典《朝阳沟》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D];暨南大学;2006年

6 黄旭建;唐宋杜诗经典化历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颜虹芳;“丽贝卡”归来:浪漫小说范式的经典化[D];复旦大学;2009年

8 唐沙;《左传》故事“经典化”探研[D];西南大学;2006年

9 李萍;“奇书”、“才子书”与章回小说的经典化[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92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092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5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