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批判的理论旨归

发布时间:2018-08-27 19:58
【摘要】:20世纪后半期,后现代主义迅速崛起,成为战后世界的重大思想事件。虽然后现代主义以挑战传统思想的斗士形象出现,但伊格尔顿看到了其深陷西方传统思想之中的痼疾。自古希腊起的西方理论话语就存在着一种神话倾向,存在着用第二秩序语言形式遮蔽现实世界的问题。后现代主义借助了传统的概念对传统进行批判的理论道路是行不通的。因此,伊格尔顿指出,马克思既认识到了人的文化属性,也重视人的自然属性。他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入手,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开辟出了一种重建世界秩序的可能性。对照后现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劣,突出马克思主义在解释世界、改造世界方面的理论力量,是伊格尔顿批判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旨归。
[Abstract]: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post-modernism rose rapidly and became a major ideological event in the postwar world. Although postmodernism appeared as a fighter to challenge traditional thought, Eagleton saw that he was trapped in western traditional thought. Since ancient Greece, there has been a mythological tendency in the western theoretical discourse, and there is the problem of using the second order language form to obscure the real world. It is not feasible for postmodernism to criticize tradition with the help of traditional concepts. Therefore, Eagleton pointed out that Marx not only recognized the cultural attributes of human beings, but also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ir natural attributes. Starting with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he opened up the possibility of re-establishing the world ord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Comparing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postmodernism and Marxist theory, it is Eagleton's theoretical aim to criticize postmodernism to highlight the theoretical power of Marxism in explaining and transforming the world.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
【分类号】:I561.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伊格尔顿的《论文化》受批评[J];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01期

2 王翠;;“理论高峰”之后——特里·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述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唐岫敏;悲剧与现代社会——读伊格尔顿新著《甜蜜的暴力》[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3期

4 王杰;徐方赋;;“我不是后马克思主义者,我是马克思主义者”——特里·伊格尔顿访谈录[J];文艺研究;2008年12期

5 尹庆红;;“理论之后”的理论——读特里·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程露;;国内伊格尔顿研究教材定位的局限性[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彭瑜;;伊格尔顿的文学观述评——读《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8 柴焰;;“后理论时代”关于宏大叙事问题的探索——伊格尔顿“生命的意义”论析[J];理论学刊;2011年12期

9 李帅;;伊格尔顿“重建身体话语”理论浅析[J];名作欣赏;2013年26期

10 阴志科;;“科学”与“距离”:“理论之后”的伊格尔顿研究关键词[J];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 马海良;悲剧:一个不能放下的话题[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炜;伊格尔顿的解构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2 赵光慧;超越文化政治:走向宗教伦理的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夏露;中文视野下的伊格尔顿[D];山东大学;2007年

2 卢双艳;论特里·伊格尔顿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D];湘潭大学;2014年

3 杨文琴;论特雷·伊格尔顿的作者观[D];湘潭大学;2012年

4 阳功庆;论特雷·伊格尔顿的文化批评观[D];湘潭大学;2010年

5 蒋晓璐;试论伊格尔顿文学生产论及其现代意义[D];内蒙古大学;2012年

6 刘长星;从文学批评到文化理论[D];新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082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2082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b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