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晨报副刊》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和流变

发布时间:2016-12-22 21:03

  本文关键词:《晨报副刊》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和流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 2004年

《晨报副刊》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和流变

赖斯捷  

【摘要】:自从中国现代文学诞生以来,,存在许多现代文学史的写作版本。 由于作者不同的写作视角,导致每一个版本都有自己的特色。然而, 却较少有文学史家从报纸与期刊的出版发行角度来观察现代文学史。 实际上,作为文学作品流通的主要媒介,我们完全可以选择报纸和期 刊作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切入点。 在这篇论文中,《晨报副刊》被选为研究的切入点。这份报纸出 现在现代文学的发展初期。在这个阶段,一些发生在《晨报副刊》上 的事件成功的影响到中国现代文学。比如新文学与传统文学之间的会 战,又比如发生在现代文学作家之间的文学讨论。众所周知,正常情 况下,新生势力往往等同于弱小势力。同传统文学力量相比,现代文 学更为迫切的需要读者与支持。由于有了《晨报副刊》的出版发行, 文学作品的读者与影响力均随之增长,这些事件的影响也逐渐增加。 19世纪新的印刷技术的出现导致信息能够被无限制的复制。另 一方面,市场经济取代自然经济成为这一领域的主导因素,并由此缔 造了一个我们现在称为商业文化的全新文化。一旦先进的印刷技术遭 遇这种新的文化,所谓的文化产业也随之出现在世界上。《晨报副刊》 便是这个产业的一部分。除了其产品的特殊形式--文学作品以文字 的方式出售--这个媒介拥有作为产业的其他必备因素。在这样的系 统中,中国现代文学获得了经常性的、固定的传播,由此赢得了新旧 文学战的胜利,并最终成为中国文学发展的方向。 在那之后,《晨报副刊》成为一个现代文学流派--新月派的宣 传中心。新月派的文学主张因为有了《晨报副刊》这个媒介的支持, 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意味着在引进各种文学流派之后,作家们开始 确立他们自己的风格、流派。此种变化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 个新阶段即将到来。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20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引言7-10
  • 上编 现代文学的发生--百家争鸣10-32
  • 一、 孙伏园把关下《晨报副刊》呈现的总体风格11-15
  • 二、 《晨报副刊》的产业化运作为现代文学发展提供的良好外部环境15-19
  • 三、 在《晨报副刊》百家争鸣的讨论氛围中发展的现代文学19-24
  • 四、 《晨报副刊》上展开的现代文学保卫战24-30
  • 五、 以《晨报副刊》为纽带,传者、作者、读者合力推动爱美剧的发展30-32
  • 下编 现代文学的流变--新月独秀32-46
  • 一、 徐志摩把关下《晨报副刊》的风格及其为新月派发展提供的外部环境33-35
  • 二、 围绕在《晨报副刊》周围的新月撰稿群及这一文学流派的滥觞35-37
  • 三、 《晨报副刊》与新月流派新古典主义文学理论的初步形成37-40
  • 四、 新月流派新古典主义文学理论在诗歌及戏剧方面的体现40-44
  • 五、 翻译著作的影响44-46
  • 结语46-52
  • 参考文献52-5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晓兰;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D];上海大学;2011年

    2 卢国华;五四新文学语境的一种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静;《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D];复旦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明杨;拓荒者的声音[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唐文稳;论孙伏园时期的《晨报副刊》对新文艺思想的传播[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王平;包容与个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雪林;报纸副刊对中国现代文学文体现代性转型影响分析[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宝;;段祺瑞“三造共和”平议[J];安徽史学;1984年05期

    2 李开弟;;段祺瑞“三造共和”述评——兼与单宝同志商榷[J];安徽史学;1986年01期

    3 周斌;;清末民初“国民外交”一词的形成及其含义述论[J];安徽史学;2008年05期

    4 李明伟;;20世纪初期城市知识阶层收入状况初探[J];安徽史学;2008年06期

    5 王娜;;管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儿童公育问题——以恽代英、杨效春辩论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7期

    6 姜涛;“为胡适改诗”与新诗发生的内在张力——胡怀琛对《尝试集》的批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张雪凤;李巍;;关于现代性演进和研究的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刘立平;徘徊于科学与玄学之间——试论李石岑的人生哲学[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9 黄庆林;北洋政府时期文化发展原因探析[J];船山学刊;2003年02期

    10 陈斌;王琴;;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拓者——意识流小说步入中国初期之鲁迅角色阐释[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朝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红军;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D];辽宁大学;2011年

    2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卢国华;五四新文学语境的一种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淑娟;吴景濂与民国政治:1916~1923[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芹;《晨报》附刊与“五四”新文化运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卢国华;启蒙时代的明烛[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利中;民国前期(1912年—1927年)中国货币制度研究[D];新疆大学;2003年

    4 秦春慧;论《申报·自由谈》对现代散文的贡献[D];青岛大学;2003年

    5 孙晓飞;试论伍廷芳的外交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冠鸿;张作霖对日外交述评[D];吉林大学;2004年

    7 王志鹏;郁达夫小说的叙事艺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雪洁;孙伏园时期的《晨报副刊》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9 王大慧;从传媒视野看《晨报》副刊与中国现代文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党;《晨报副刊》与启蒙文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兰;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D];上海大学;2011年

    2 员怒华;“四大副刊”与五四新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晓疆;徐志摩与《晨报副刊》[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唐文稳;论孙伏园时期的《晨报副刊》对新文艺思想的传播[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田方;1978:转型期的文学生产[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任培璞;朱湘诗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田钰琳;2000年以来(2000-2011年)人民日报对“民国图像”的建构[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宝凤;;为新月找一个坐标——1925-1926年徐志摩与《晨报副刊》[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辛实;徐志摩主编时期的《晨报副刊》——“自由主义热”中的冷思考[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2期

    3 王珏;季明;;《晨报副刊》与爱美剧运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刘为民;《晨报副镌》与《科学》杂志[J];新文学史料;1997年04期

    5 卢国华;;《晨报副刊》与中国早期话剧[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杨先情;王琨;;冰心与《晨报副刊》[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7 崔银河;;《晨报副刊》与周作人[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李会梅;尚贺兵;;从《晨报副刊》看抵制日货之争[J];长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崔银河;《晨报副刊》与鲁迅[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张李慧;;《晨报副刊》的发展概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昌凤;[N];中华新闻报;2003年

    2 王群;[N];中华新闻报;2004年

    3 张业松;[N];文汇报;2004年

    4 王建平;[N];广西日报;2003年

    5 黄毓璜;[N];光明日报;2002年

    6 吴凤鸣;[N];中国矿业报;2000年

    7 文一;[N];人民日报;2005年

    8 孟宏儒;[N];人民政协报;2002年

    9 王翠艳 北师大中文系博士;[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0 温儒敏 李宪瑜;[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群;新月社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2 张红军;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D];辽宁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唐文稳;论孙伏园时期的《晨报副刊》对新文艺思想的传播[D];黑龙江大学;2011年

    3 梁明星;晨报副刊与近代集团化知识分子的聚合及分化[D];安徽大学;2012年

    4 赖斯捷;《晨报副刊》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和流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明杨;拓荒者的声音[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卢国华;启蒙时代的明烛[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晓疆;徐志摩与《晨报副刊》[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雪洁;孙伏园时期的《晨报副刊》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9 刘迎新;《晨报副刊》与现代女性文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杜晓丽;从《晨报副刊》看五四新文学[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晨报副刊》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和流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3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23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a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