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卡夫卡小说中的“助手”形象探析

发布时间:2018-11-01 19:49
【摘要】:卡夫卡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创作了许多让读者过目不忘的形象。但是,其小说中的"助手"形象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卡夫卡创造的"助手"形象,其渊源恐怕与他观看意第绪戏剧、他的阅读经验以及他对电影绘画的密切关注不无关系。与此相对应,卡夫卡笔下的"助手"身上也呈现出"戏剧性"、"姿势性"和"主体性"特征。卡夫卡笔下的"助手"形象在文本中具有"中介性"和"生成性"作用。他们身上的喜剧性又让文本充满了恐怖和无意义。"助手"形象内在的"主体性残缺"和由此导致的"主人"形象的"主体性失落",揭示了现代人无论作为"助手"还是"主人"的生存困境。
[Abstract]:Kafka, one of the greatest writers of the 20 th century, created many images that readers could not forget. However, the image of "assistant" in his novels has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origin of Kafka's "assistant" is probably related to his watching Yiddish drama, his reading experience and his close attention to film painting. Correspondingly, Kafka's "assistant" also presents "dramatic", "postural" and "subjectivity" characteristics. Kafka's "assistant" image has the function of "intermediary" and "generative" in the text. Their comedy makes the text full of horror and nonsense. " The inner "subjectivity incomplete" of assistant "image" and the "subjectivity loss" caused by "master" image reveal the existence predicament of modern people, whether as "assistant" or "master".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卡夫卡与中国文学、文化之关系研究”(17AWW002)
【分类号】:I52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树东;;罪与法——论卡夫卡的小说[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钱颖伟;恐惧——卡夫卡的存在方式[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3 赵山奎;从“荒诞之感”到“死亡之思”——卡夫卡的“存在”之路[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钱颖伟;恐惧──卡夫卡的存在方式[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周定宇;超越自卑──论卡夫卡创作的心路历程[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常娟;;创新:卡夫卡小说在比较视野中[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李晓白;无法逃避的心灵审判——解读卡夫卡的小说《审判》[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曾艳兵;;女性视角阅读卡夫卡[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6期

9 李薇薇;“出发”与“到达”——卡夫卡小说中“自我”的迷惘与困惑[J];当代文坛;2002年03期

10 俞红秀;分裂 变形 死亡——卡夫卡的异化世界[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傅新娟;;解读卡夫卡[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华娟;;异化的人群 绝望的生存——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分析[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3 桑迪欢;;卡夫卡的话语世界——从《城堡》看卡夫卡的语言特色和叙事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赵山奎;;无名希腊人的“非历史命运”:从卡夫卡的一封信解读其《乡村医生》[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何峰;;边缘化的冷眼旁观与后现代的思维向度——鲁迅与卡夫卡[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6 曾艳兵;;卡夫卡与老庄哲学[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7 陈晓兰;;现代派文学与大都会——从波德莱尔的“游荡”到卡夫卡的“睡眠”[A];都市文化研究(第8辑)——城市史与城市社会学[C];2013年

8 秋芹·歌乐;罗璇;;德国三位传媒型作家作品中的东方意象[A];东方丛刊(1998年第3辑 总第二十五辑)[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卫东 书评人;“卡夫卡”和我一起成长[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2 曾艳兵;卡夫卡:从西方到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曾艳兵;卡夫卡与基尔凯郭尔[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赵山奎;卡夫卡的中国想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石剑峰;卡夫卡全集捷文译本首次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石剑峰邋陈肖秋;卡夫卡手稿自由了![N];东方早报;2008年

7 张放;卡夫卡:把写作视作祷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8 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 马信芳;期待一个完整的卡夫卡[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秋秋(书评人);来自卡夫卡的温暖[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10 徐志啸;由卡夫卡想到[N];中华读书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玉娟;“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蔚;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1979年至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张莉;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D];苏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克姗;卡夫卡作品中的小丑形象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2 贾秀平;卡夫卡的生活与信仰[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明明;“我写的一切都跟您有关”——卡夫卡的父亲情结[D];兰州大学;2011年

4 佘永强;论卡夫卡小说主题中蕴含的荒诞[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怀瑞;论卡夫卡创作中的自传性和超越性特征[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6 韩晓亚;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艺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安冬;论卡夫卡思想创作中的悖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蔡智敏;卡夫卡小说的生存论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饰玉;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陆霞;卡夫卡的象征[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3049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3049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0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