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中美科幻小说中的个人与族群价值观比较——以《冷酷的方程式》及其改写为例

发布时间:2019-03-16 20:45
【摘要】:本文以美国科幻小说《冷酷的方程式》及其改写文本为例,兼及其他相关价值思考的典型文本,考察了科幻小说家如何预设生存危机情境、并由此呈现出的个人与族群价值倾向,认为:一、作家经验、民族历史及时代语境的不同,决定了小说文本中价值观念的差异;二、科幻小说中基于危机思维模式下的"末日"道德观,并不适用于和平社会,只有保持清醒理性的思考,才能建构真正具有主体性和生命活力的当代中国文化价值体系。
[Abstract]:Taking the American science fiction "the Cold equation" and its rewriting tex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science fiction writers presuppose the survival crisis situation with reference to other typical texts of value thinking. As a result, the individual and ethnic groups tend to value as follows: (1) the differences of the writers' experience, the national history and the context of the times determin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values in the novel texts; Second, the "apocalyptic" moral view based on crisis thinking mode in science fiction is not suitable for peaceful society. Only by maintaining sober and rational thinking, ca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value system with real subjectivity and vitality be constructed.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科幻小说转型研究”(编号16BZW026)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106.4-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雯;中西科幻小说界定之比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8期

2 陈许;;动荡与融合——略谈20世纪90年代外国科幻小说[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4期

3 苏逸平;;科幻小说中的几种人[J];发现;2008年06期

4 ;改变世界的科幻小说[J];电脑迷;2013年01期

5 叶永烈;;惊险科幻小说答疑[J];读书;1983年01期

6 戴耘;科幻小说的定义[J];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01期

7 马顺佳;关于科幻小说的两个问题[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8 吴岩;西方科幻小说发展的四个阶段[J];名作欣赏;1991年02期

9 郭建中;;中国科幻小说盛衰探源[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10 王逢振;;科幻小说及其发展[J];出版广角;1999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杨鹏;科幻小说该如何阅读和欣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陈芳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幻小说:不知它是什么,,但看见时知道是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日本《和谐》首获美国科幻小说奖[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深圳特区报驻沪记者 匡_g;科幻小说要对社会现实发生作用[N];深圳特区报;2013年

5 杨鹏;读科幻小说的几点建议[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王逢振;为什么要阅读科幻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王雨檬;我们生活在未来[N];中国艺术报;2012年

8 早报记者 钱恋水;简·罗杰斯获英国最高科幻小说奖[N];东方早报;2012年

9 本报书评人 吴岩;科幻小说的神学边疆[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王晓;逃离“蝎子之屋”:拥有身体,丧失生活[N];中华读书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璐;科幻,社会文化的另类寓言[D];集美大学;2013年

2 冯晴;论20世纪英语科幻小说中的“人机共生”题材[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3 袁培莉;华裔科幻小说家刘宇昆代表作品的东方主题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阮菲;论厄休拉·勒奎恩科幻小说中的二元性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阳;从西方科幻小说看中国同类作品的困境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宁大治;英美科幻小说的伦理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马秀东;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娇娇;科幻小说的未来性探讨[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9 苏子峰;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形态流变—取法文类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丁晓婷;认知与疏离[D];山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41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441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7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