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荆棘鸟》中的代际创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8 19:05

  本文关键词:《荆棘鸟》中的代际创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的作品《荆棘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问世以来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该作品以克利里一家三代女性的命运发展为主线,着重叙述了她们各自的成长、情感历程,深刻揭示了女性意识在主流男权意识地强势压迫下曲折发展的主体。其中反映的宗教与人性的抗争和女性宿命论的主题历来备受关注。笔者通过运用创伤理论和文本细读、主题研究、女性主义研究等方式,对文本中的人物关系及性格发展过程进行再解读,从而建构起三代女性命运与家庭内部创伤传递的联系。以期从人物成长经历出发,更加深入地理解她们命运形成、发展甚至循环的原因,揭示女性在家庭伦理与创伤传递的共同影响下觉醒历程的复杂、曲折性特征。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章克利里家族代际创伤的成因:该章分析克利里家族代际创伤形成的社会文化原因和家庭环境(父母影响)的原因。第二章克利里家族三代女性的创伤传递:该章运用创伤理论剖析克利里家族创伤代际传递的过程及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作用。第三章:该章把《荆棘鸟》中女性命运的循环曲折过程与创伤传递、世俗伦理压迫结合,揭示女性自我觉醒道路的漫长性和曲折性。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得出结论,《荆棘鸟》中三代女性命运轮回的特征与家庭内部的创伤传递和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有着深刻联系。而创伤传递的连续性和女性自身的软弱又加深了她们命运的苦难,使其自我觉醒之路更加隐秘、曲折。因此,她们各自的创伤性成长经历和相互影响是联结她们共同命运的精神枷锁。
【关键词】:创伤 代际传递 《荆棘鸟》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611.07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8
  • 第一章 克利里家族代际创伤的成因8-15
  • 第一节 父权/宗教的压迫8-9
  • 第二节 菲与帕迪的创伤影响9-15
  • 一、帕迪的创伤症状及影响9-11
  • 二、菲的创伤症状及影响11-15
  • 第二章 克利里家族三代女性的创伤传递15-36
  • 第一节 菲与梅吉的创伤传递15-27
  • 一、冷漠与安全感的缺失15-16
  • 二、过度情感依赖16-23
  • 三、矛盾的自我认知23-27
  • 第二节 梅吉和朱思婷的创伤传递27-36
  • 一、疏离、封闭的自我世界27-30
  • 二、新型亲密关系的构建30-33
  • 三、追寻自我价值33-36
  • 第三章 《荆棘鸟》中的女性命运特征36-46
  • 第一节 复制与超越36-39
  • 一、命运模式的复制36-37
  • 二、自我的超越37-39
  • 第二节 自我的迷失与扭曲39-43
  • 一、伦理束缚下的自我迷失40-41
  • 二、在畸形亲子关系中扭曲41-43
  • 第三节 曲折的觉醒之路43-46
  • 一、对创伤的被动接受43-44
  • 二、精神枷锁的延续44-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53
  •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53-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永旭;;论《荆棘鸟》的圣经元素[J];思想战线;2008年06期

2 凌丽;;此在即永恒 爱与痛的生命绝唱——《荆棘鸟》中女性爱之哲学[J];鸡西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3 董菁;;《荆棘鸟》的经典性探讨[J];沧桑;2008年05期

4 冯海燕;;从接受美学视角探源《荆棘鸟》的轰动效应[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5 张学梅;;《荆棘鸟》——爱与命运的传奇[J];文学教育(中);2010年11期

6 张t熁

本文编号:2548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548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3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