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亲缘》探析巴特勒笔下的仿真叙事与时空跨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素贞;;论《亲缘》中的“语言”诉求[J];当代外语研究;2015年07期
2 支宇;;“仿真叙事”:从“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到“去现实主义化”——一个西方后现代主义文论关键词在中国的话语个案[J];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艳;论巴特勒小说《亲缘》中的历史书写[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林晓;跨越忧郁:巴特勒《家族》中黑人女性人物达娜的解放[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庞好农;;从《亲缘》探析巴特勒笔下的仿真叙事与时空跨越[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2 王昌忠;;消费社会类像化的美学审视[J];北方论丛;2014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 象征权力[J];外国文学;2010年01期
2 田海龙;张迈曾;;话语权力的不平等关系:语用学与社会学研究[J];外语学刊;2006年02期
3 支宇;“超美学”——论鲍德里亚后现代美学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1期
4 支宇;类像[J];外国文学;2005年05期
5 赵毅衡;二种当代文学[J];文艺争鸣;1992年06期
6 王宁;继承与断裂:走向后新时期文学[J];文艺争鸣;1992年06期
7 张颐武;后新时期文学:新的文化空间[J];文艺争鸣;1992年06期
8 谢冕;新时期文学的转型——关于“后新时期文学”[J];文学自由谈;199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昀;万益;;巴特勒的困惑:对《性属困惑》的阿多诺式批判[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2期
2 宛隆;;巴特勒[J];世界知识;1956年23期
3 艾伦·阿尔伯格;;求求你,巴特勒太太[J];少年读者;2002年07期
4 ;机关枪传教士[J];电影画刊(上半月刊);2011年10期
5 张青卫;谈永珍;;巴特勒性别操演论伦理价值探析[J];哲学动态;2010年11期
6 何成洲;;巴特勒与表演性理论[J];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03期
7 童民;王小钦;;大西洋惊险之旅[J];科学之友;2007年12期
8 胡敏;;职业生涯的致使缺陷[J];文艺生活(智慧幽默版);2007年03期
9 MissQ;;产自苏格兰的一瓶烈酒——猛男杰拉德·巴特勒[J];大众电影;2011年02期
10 沃伦·J·布鲁门菲尔德;玛格丽特·孙瑟·布林;苏珊娜·拜尔;罗伯特·艾伦·布鲁奇;琳达·霍尔;薇琪·科比;罗伯特·沙伊尔;娜塔莉·威尔逊;何磊;;“有一个人在这里”——朱迪斯·巴特勒访谈[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巴特勒(上海)有限公司[A];'2009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程曾厚;;巴特勒上尉是谁?——论雨果关于圆明园的一封信[A];《圆明园》学刊第十二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范燕;王滋:解读巴特勒成功秘诀[N];北方经济时报;2005年
2 纪晓赧邋辛奥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成长并辉煌[N];中华建筑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杨康 实习生 翟芷玮;约翰巴特勒:“稀疏大路”不如“密集小道”[N];珠海特区报;2012年
4 严伟明;博思格钢铁(中国)成功合并巴特勒制造集团[N];中国工业报;2004年
5 科译;分析师建议CIO抓住采购良机[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6 柯南;审判巴特勒[N];南方周末;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李婧璇;罗伯特·奥伦·巴特勒:很可能与普利策奖失之交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4年
8 Eric Foner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 肖澜 译;“战时禁运者”策略开启美国消除奴隶制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记者 潘英丽;全球钢结构建筑系统“老大”意欲入陕[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10 本报驻伦敦记者 张晓;巴特勒报告小骂大帮忙[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玉珏;朱迪斯·巴特勒身体政治学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费雪莱;朱迪斯·巴特勒性别理论研究[D];湖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晓丹;跨越疆界:《雏鸟》中吸血鬼形象的女性主义塑造[D];复旦大学;2014年
2 施萍萍;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汶静;朱迪斯·巴特勒性别表演理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张璐璐;探析朱迪斯·巴特勒性别美学思想[D];辽宁大学;2016年
5 刘芹;巴特勒“良心”学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斐诺;巴特勒性别政治学疏论:兼论其视角转向[D];南京大学;2012年
7 王行坤;越轨与承认:巴特勒的主体理论及其启示[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8 韦玮;朱迪斯·巴特勒的安提戈涅[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9 徐倩;性别幻影—朱迪斯·巴特勒性别美学初探[D];苏州大学;2014年
10 谈永珍;对朱迪斯·巴特勒性别操演论的伦理审视[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55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555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