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从生态伦理学角度解读《大瀑布》

发布时间:2020-03-18 00:07
【摘要】:乔伊斯·卡洛尔·欧茨是当今美国文坛多产作家之一,她不断尝试创新,始终走在文学创作的前沿。她拥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善于利用作品揭露美国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惑。200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大瀑布》是体现欧茨关注人类生存的又一力作。作者以尼亚加拉大瀑布为背景,将虚构的感情故事与美国历史上所发生的一起环境丑闻案交织在一起,无情的揭露了工业化给地球所带来的生态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维护生态正义的斗争。除绪论和结论外,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平衡。在《大瀑布》中,欧茨揭示了自然与工业化的冲突以及人类健康与经济利益的矛盾。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工业的发展严重污染了环境,污染的环境又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欧茨试图向世界传达人类中心主义是自然和人类悲剧的根源。只有以生态为中心,尊重自然,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第二章展现了人与社会关系的恶化。在《大瀑布》中,欧茨探讨了男女关系不平等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疏离。在男权社会中,男女之间、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之间、朋友之间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严重疏离,自然生态环境的悲剧在社会生态环境中重演。欧茨试图传达这样一个理念:为了构建一个理想的生态社会,人类不仅要尊重自然,还要尊重他人。第三章描述了扭曲的人与自我关系。在《大瀑布》中,欧茨揭露了人类的自我疏离、人性的扭曲和机械化。如果人与自然的关系失衡,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并扭曲,整个生态系统也会随之恶化。欧茨试图传达的是人类应该充分意识到只有这三个方面和谐发展,整个生态系统才能平衡,人类才能安全快乐地生活。第四章是追求生态正义。在《大瀑布》中,生态不公正导致了以妮娜和德克为代表的为追求生态正义而进行的“爱的运河”诉讼案。从妮娜和德克为生态正义而战和“爱的运河”翻案方面入手,欧茨揭示了20世纪末美国社会的生态问题与阶级和政治的关系。她不但关注生态,而且关注生态语境下的低收入群体与特权群体之间的关系。欧茨的生态正义思想也突出了她小说的现实主义特征。综合以上四章得出结论。《大瀑布》蕴含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我三方面的生态思想。《大瀑布》的结局表明了欧茨对生态危机的关注以及对生态正义运动的见证。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在面临生态危机的时候要勇于伸张正义,只有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社会和谐与自我和谐。对这部作品的生态解读不但能够激发读者更加关注生态危机,而且对环境问题危机四伏的今天具有更加强烈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季水河;唐丽伟;;国内欧茨译介与研究述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王弋璇;;国内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研究评述[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张薇;;“瀑布”意象——解析乔伊斯·卡罗尔·欧茨的《大瀑布》[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2期

4 徐雅芬;;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的回溯与展望[J];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5 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蓝纯;乔伊思·卡罗·欧茨其人[J];外国文学;1994年05期

7 叶平;人与自然: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概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建玫;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樊篱[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87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587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d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