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视野中的金时习汉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01:46
【摘要】: 金时习不仅是朝鲜文学史上传奇小说的奠基人,而且是个卓越的诗人。他一生创作汉诗数万首,如今保存下来的也有两千余首。金时习的汉诗被人评为“格高思妙,迥出常情”,后人以“神邈”二字称颂他的汉诗。他的汉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而且,金时习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各种诗歌形式,他的诗既有古风、绝句、律诗,也有古朴的骚赋、灵活的词和集句体诗等。因此朝鲜朝著名诗人李fl光在其《芝峰类说》中说:“前世李奎报、李齐贤、李穑,我朝金时习最号名家。”。 由于金时习及其创作在朝鲜文学史上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历来的学界一贯重视对他的学术研究。在韩国,学者们很早就开始了对金时习及其作品的研究,在他的小说、思想和诗歌等方面都做了可贵的探索。然而,其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囿于局部和本土性研究,缺乏在中韩文学广阔的视野下,作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而在中国,学界对金时习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研究的视角主要集中在他的小说集《金鳌新话》上,对金时习的汉诗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我决定把金时习的汉诗纳入中韩比较文学的视野中,进行较为广泛和深入的比较研究。我相信这对韩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研究以及中韩文化和文学交流都会其意义。 本论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文本入手,注重文本细读,系统而深入地研究金时习和他的诗歌作品,并以实证的方法和审美分析的方法探索屈原、陶渊明和李白对金时习的人格和诗歌的影响。综合运用传播研究法和影响分析法等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开展超影响研究,同中求异,以期揭示出金时习诗歌的独有特色。 本论文主要分四章。 第一章主要从金时习的时代和生平入手,分析他独特的性格和思想形成的原因。从他所处的时代、所受的教育以及所经历的改变他一生的变故等方面来透视他的深层精神结构,为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奠定基础。 第二章分析金时习与屈原的文学关系。 分析形成金时习对屈原强烈的共鸣感的原因;分析金时习精神结构中与屈原的契合点,并对金时习的拟屈骚作品做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 第三章分析金时习与陶渊明的文学关系。 分析金时习崇陶、学陶、和陶诗的现实和心理背景以及与陶渊明精神结构上的契合之处;主要分析研究金时习和陶诗的特点,以及与陶渊明诗歌风格的比较。 第四章分析金时习与李白的文学关系。 主要从金时习和李白同样跌宕飞扬的个性入手,将李白“庄屈并为一身”的特质,即把儒家建功立业的抱负与道家隐居求仙的向往紧密结合在一起所构成的“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的人生理想,与金时习的独特经历和人生理想相结合,揭示出二者在深层精神结构上的契合点。并试对他们诗歌风格的相似性方面做初步的探索。 总体来说,本论文试图通过金时习与屈原、陶渊明和李白的比较分析中,寻找到金时习与屈、陶、李三人深层精神结构中有机的契合点,以及这些契合点在其诗歌上的体现。并在金时习与屈、陶、李三人多层次、多角度,扇面铺开的比较中,力图比较全面而细致地展现金时习的精神与诗歌的丰富内涵。 本论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也提出一点自己的新见解,比如,首次把金时习和李白作为比较对象,放在一起做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312
本文编号:2588022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31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会敏;;朝鲜朝“异端派”诗人金时习的汉诗论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绍山;李氏朝鲜后期四家诗人与屈原的关联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牛月贺;金时习“拟屈原诗”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88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58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