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从叙事文体学角度分析《宠儿》的暴力现象

发布时间:2020-05-20 12:59
【摘要】: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叙述学和文体学的兴起,对小说叙述技巧和文体技巧的研究在小说理论中有了创新性的实践。作为文学评论的方法,叙述学和文体学给文学研究和小说评论提供了一种比较新颖的思路。在学者评价小说时,叙述学视角和文体学视角使学者们不仅可以从小说外部即小说内容方面把握小说的主题,而且还可以从小说内部即语言形式方面更深入地挖掘作者想要表达的文本内涵。由于叙述学和文体学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小说内涵,所以本文采取叙述学和文体学结合的视角来研究《宠儿》中的暴力现象。《宠儿》中的暴力现象分布广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小说的暴力现象主要是通过小说中人物的叙述话语表现出来。本文结合叙述学和文体学,一方面从小说中人物的叙述方式,即聚焦模式的转换来分析小说的暴力现象;另一方面从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特征和叙述话语,即人物话语的前景化特征和话语表达模式分析小说的暴力现象,以揭示托妮·莫里森所想要表达的主题。《宠儿》展现了黑奴制时期美国黑人的处境和社会状况,再现了黑奴制下黑人所遭受的暴力现象及暴力给黑人带来的影响。本论文基于热拉尔·热奈特的聚焦模式理论,分别从零聚焦、外聚焦和内聚焦的角度分析小说中几个不同人物所遭受的暴力现象及其影响。零聚焦视角下,作者通过叙述保罗·D的悲惨遭遇、两位奴隶主对庄园的不同管理方式以及贝比·萨格斯过去的回忆,反映了小说中的种族歧视和白人的丑恶人性。外聚焦视角下,作者通过塞斯对加纳夫人的两段回忆,反映了白人社会性别歧视的主题。内聚焦视角下,首先,作者通过斯坦普·沛得和保罗·D两个固定角色的叙述,反映了黑人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及其影响;其次,作者通过塞斯和丹芙的叙述,反映了性别歧视对黑人女性心灵上的影响;最后,作者通过小说中学校老师、斯坦普·沛得和塞斯三个角色对塞斯杀婴暴力事件的描述,反映了黑人的丑恶人性、种族歧视以及种族歧视对黑人的影响。另外,本论文还基于杰弗里·利奇和米奇·肖特的文体学理论,通过分析小说人物话语的前景化特征,包括大写字母、特殊标点、文体以及口语化表达的运用,反映暴力现象对黑人身心的影响;通过分析人物之间对话的话语表达模式,包括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和言语行为的叙述报告的运用,反映小说中种族歧视的主题及其对黑人造成的创伤。
【学位授予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s,

本文编号:2672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72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e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