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穿越雨林之弧》中寻路者的认知构图

发布时间:2020-05-20 15:21
【摘要】:山下凯伦是当代著名的美国日裔作家,她的作品超越现有美国亚裔文学以美国或亚裔母国为中心的主流叙事,转而聚焦巴西等非本土背景的越界书写。山下凯伦的处女作《穿越雨林之弧》详细描绘了文化背景各异的主人公美国移民推普、日裔移民石丸一正、巴西本土居民潘纳等在全球资本逻辑召唤下移居到巴西马塔考后的生活,反映了移民个体跨越地理、生态、文化等边界后的生存境况。基于此,本文将小说主人公视为全球化语境中的寻路者,对其认知构图予以阐释,以期挖掘小说作者如何通过构建寻路者的认知地图,探讨全球移民生存问题、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应对策略。论文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等人基于个体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经验构建的与后现代人类处境相适应的文学“认知构图”设想;另一方面来自南希·伊斯特林等人将进化心理学与生态批评相结合所衍生的“寻路认知”观点,即以家园为基地的寻路者与人、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是其适应环境、建立家园的关键,是其认知构图的主线。山下凯伦采用非自然叙述者(小说中的“球”),巧妙地将寻路者碎片化的认知构图汇集一处,且以记忆的叙事形式再现了其寻路途中认知情感的转变。本文从寻路者以家园为基地的认知导向出发,探讨了寻路者寻路伊始移居马塔考的动机,寻路途中遭遇马塔考之恶变时的认知迷途以及寻路末尾探寻理想家园的认知导向。论文首先分析文化背景各异的寻路者离家移居的动机:无论是为开拓资本、技术市场主动移居巴西的海外移民还是被迫卷入全球化浪潮、流亡异乡的巴西本土居民,离家移居的背后,蕴含着他们适应新环境以求生存、求发展的转机。紧接着论述寻路者遭遇马塔考之恶变时的认知迷途。全球资本主义神话成功将马塔考塑造为一个欣欣向荣的商业之地的背后,是其长久以来对马塔考生态环境的破坏历史。马塔考之恶变映照出寻路者认知情感之流变:寻路者陷入对商品的过度迷恋而与家人疏离,为参与引发生态危机的商品生产与消费心生恐惧,由此失去寻家导向,陷入认知迷途。最后,聚焦寻路者探寻理想家园的认知导向。石丸一正、巴蒂斯塔能够与爱人相亲相爱,并将这种情感扩展至他人以及自然生态,成为其从危机中幸存、探寻理想家园的认知导向。小说结尾,作家构建了这样一个理想家园图景:两位幸存寻路者与爱人一同逃离马塔考,在生机盎然的田园中筑巢安居。石丸一正与巴西裔女管家罗德斯的异国恋情更是进一步丰富了寻路者所探寻之“家”的内涵,预示着一种以情感联系为纽带的多元文化之未来。作者构想的这一理想家园图景,不仅强调了寻路者的家园意识,他们与人、自然的情感联系对其适应移居环境、构建家园的重要性,也彰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猴年新春中华文化炫动塔马塔夫[J];华人时刊;2016年03期

2 ;第一、二届马塔切纳青年优秀论文奖评出[J];国际地震动态;2006年02期

3 翟边;执著植树的“绿色斗士”——记和平奖获得者马塔伊[J];国际人才交流;2005年05期

4 鲍海文;陈仲明;;圣诞岛磷矿中止生产[J];世界采矿快报;1988年25期

5 温纪华;石华;;丘基卡马塔铜矿使用液压铲[J];国外采矿技术快报;1988年09期

6 Т.奥尼尔;李公照;;世界最大的液压铲在世界最大的铜矿使用[J];国外金属矿采矿;1988年07期

7 江日胜;;游塔马塔夫[J];航海;1989年03期

8 光华;;马塔斗 牛士新人王[J];足球俱乐部;2009年08期

9 张健康;;加拿大移民局与马塔斯“斗法”[J];世界博览;2011年16期

10 陈思侠;;寥落的白马塔[J];丝绸之路;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龙娟;孙玲;;“人的行为背后是心智在起作用”——论《穿越雨林之弧》中“马塔考”之恶变[A];认知诗学第4辑[C];2017年

2 余欣;;肯尼亚的女性与环保:旺加里·马塔伊和绿带运动[A];中国非洲研究评论·北京论坛专辑(2017)总第七辑[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驻罗马记者 陈晓晨;公投将给意大利带来什么变化[N];光明日报;2016年

2 本报驻罗马记者 陈晓晨;伦齐正式辞职 意大利乱局待解[N];光明日报;2016年

3 记者 李伟红;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会谈[N];人民日报;2017年

4 记者 李伟红;李克强和张德江分别会见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N];人民日报;2017年

5 记者 董渺;胡和平会见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N];陕西日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杨舒;中意合作能否迎来东风[N];国际商报;2017年

7 本报驻罗马记者 陈晓晨;推动中意合作迈向更高水平[N];光明日报;2017年

8 李同洲;比拉——马塔斯:一部缺乏情节的“小说”征服中国读者[N];中华读书报;2015年

9 文琼;马塔伊:非洲的希望[N];经济观察报;2004年

10 殷淼;“森林女王”饮誉非洲[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凡;马达加斯加塔马塔夫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2 梁文婷;《穿越雨林之弧》中寻路者的认知构图[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3 王研;卡里马塔海峡水交换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8年

4 张贝贝;恩里克·比拉-马塔斯小说《蒙塔诺之疾》中的自我虚构和文学关怀[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7年

5 黄婷;成人汉语短期培训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72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72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d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