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论聚斯金德《香水》中的嗅觉书写

发布时间:2020-05-22 08:22
【摘要】:气味和嗅觉是《香水》书写的最大特色,它们不但承担着文本的叙事功能,还蕴含着深刻的反叛意义。本文试图从嗅觉视角解读《香水》故事背后的现代忧思。在西方文化传统中,嗅觉处于被压抑的地位,因为其与本能性和动物性相关而被排除在审美感官之外。但是聚斯金德却把嗅觉置于文本书写的中心,以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文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怪诞的气味世界。《香水》通过书写格雷诺耶的人生旅程,呈现了18世纪巴黎沉闷无望、众生盲目无助的世相,聚斯金德借此讽刺了启蒙科学、理性、进步的虚假,也讽刺了格雷诺耶从最初以嗅觉反抗理性社会堕落到感官欲望的变异行为。论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解读聚斯金德对于现代性的反思。(一)主体主义的悖论。西方传统主体是具有强制性和同一性的主体,其目标是同化自身以外的一切客体,改造和征服自然,排斥和压抑他人。这种“唯我论”在《香水》中表现为格雷诺耶的个人霸权主义。为了自我实现,他通过暴力和强权占有他者,使他者成为自己计划中的一个片段。对他者的谋杀实际是对个体主体的否定,这是主体不可避免的悖论。(二)对现代理性的反思。工具理性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对自然利益和人类情感价值的漠视。格雷诺耶追求香水是要唤起人类神圣的爱之感受,然而这种目的是以杀害他者,盗用香水的控制力量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目的已然成为了手段,这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颠倒错位的具体体现。(三)对审美感性走向极端的反思。通过鼻子体验世界的格雷诺耶是聚斯金德设置的对抗技术理性社会的“审美人”,但是格雷诺耶把自己封闭在狭隘的个人世界,沉溺在嗅觉欲望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并且做出了残害异己的行为,聚斯金德借此批判了感官异化带来的极端后果。格雷诺耶自身的分裂隐喻了现代性中启蒙理性和审美感性各自走向极端的困境,《香水》对处于焦虑之中的现代人起了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516.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清华;《香水》的成功与传统的现实手法漫谈[J];当代外国文学;1988年03期

2 李静;;透过聚斯金德看后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个体与社群冲突[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12期

3 李静;;“个人存在”和“社会存在”——聚斯金德作品主题研究[J];文化学刊;2017年01期

4 李静;;聚斯金德小说“局外人”形象的深层原因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5 刘雅倩;郭福平;;聚斯金德作品的后现代特点及其体现意义[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年06期

6 ;你想知道的[J];青年作家;2014年07期

7 刘菲;;论聚斯金德作品中的感官意识[J];青年文学家;2013年03期

8 次晓芳;;存在的孤独与荒谬——析聚斯金德的“局外人”作品[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艾晓明;孤寂的戏剧——聚斯金德的文学世界[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10 王莉;;用芬芳征服文学——简述德籍作家帕·聚斯金德在《香水》中的文学创作[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黄岗;林氏祖祠聚斯堂见证海峡两岸情[N];闽南日报;2008年

2 宋健飞;德语文坛上的幻影与精灵[N];文汇报;2003年

3 张晓东;连环杀手与城市漫游者[N];文艺报;2011年

4 洁尘;雅致且恐怖的阅读[N];重庆商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琼杰;论聚斯金德《香水》中的嗅觉书写[D];西北大学;2018年

2 张硕;论聚斯金德作品中人物的焦虑[D];湘潭大学;2016年

3 俞莹;现世中的变异灵魂—解析聚斯金德笔下的“畸人”形象[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4 寇妙琦;论聚斯金德创作的后现代性[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望;聚斯金德作品中的怪诞人物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6 谢芳;试析聚斯金德作品中的孤独主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7 陈早;后现代中的写作:对聚斯金德小说《香水》的一种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李萌;论聚斯金德《香水》之魅:透视人性的多重象征意蕴[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余文婧;权利视角下的省份寻求对帕特特里克·聚斯金德小说《香水》的解读[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10 陶丹;孤立—天堂抑或是地狱[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75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75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d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