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质三部曲》中的死亡书写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韬;;The Compariso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Dust in His Dark Materials and Tanjing[J];校园英语;2017年26期
2 王普清;孙圣刚;张允健;乔娴;;黑质内注射脂多糖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8年06期
3 孙德玉;;纹状体、苍白球—黑质GABA系统对姿势和行为的调节作用[J];锦州医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4 卢洪煊;黑质的定态与定位研究[J];解剖学杂志;1988年04期
5 高东明;孙德玉;常志杰;;电针及伤害性刺激对大鼠黑质神经元放电的影响[J];针刺研究;1988年03期
6 王学峰;;黑质是点燃癫痫模型中发作泛化的重要部位[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88年02期
7 张黎明,顾蕴辉;臂旁核和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在黑质升压效应中的作用[J];动物学报;1989年03期
8 卢洪煊;秦光先;陆成梁;;红核与黑质的空间位置关系[J];解剖学杂志;1989年04期
9 马玉羡;谷瑞民;孙明智;;大鼠尾核内注射多巴胺及刺激黑质对尾核痛兴奋与痛抑制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J];针刺研究;1989年Z1期
10 马玉羡;孙明智;;电刺激黑质对大鼠尾核痛兴奋和痛抑制神经元放电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朝诗;潘琪;程俊;;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大鼠黑质变性、行为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陈联万;白淑云;汲娟娟;;代谢负荷引起的小鼠黑质核团神经组织的即时损伤[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赵咏梅;吕风月;徐群渊;;低剂量脂多糖脑室注射对大鼠黑质小胶质细胞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长时程影响[A];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1年
4 闫志晖;赵子彦;;视黑质——与调节生物钟相关的一种视蛋白[A];2004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张毅敏;洪丰;周立;王志勇;朱进霞;;损伤双侧黑质引发体脂减少可能与弓状核神经肽-Y和阿片-促黑素皮质素原的表达变化有关[A];中国生理学会内分泌代谢、比较生理与应激生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7年
6 李煌元;吴思英;王章敬;林炜;邱晓华;汪斌;许绍溢;张辰子;;叔丁基对苯二酚对百草枯致小鼠黑质神经细胞退行性病变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中青年学者科技论坛暨2011年全国前列腺药理毒理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范国华;陈生弟;戚辰;赵静;陆国强;;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黑质区的热休克蛋白的表达[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邵明;王荣飞;;通过完全损毁黑质建立帕金森病异动症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李军泉;张进禄;徐群渊;;脑室注射脂多糖引起脑内炎症反应及其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影响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7th Biennial Meeting and the 5th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7年
10 汲娟娟;陈联万;白淑云;;小鼠黑质网样部神经元的BKCa通道在代谢负荷下与K_(ATP)通道的协同作用[A];第一届全国脑与认知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徐鲁;通往“黑质”王国的几条岔路[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2 徐鲁;通往“黑质”王国的几条岔路[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猛犸;假如计算机学会了创作[N];电脑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红梅;银杏平颤方对PD鼠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王俊;铁转出蛋白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铁聚积中的作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3 任士卿;环氧化酶-2涉及脂多糖诱导的黑质多巴胺神经元变性[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4 张艳玲;T细胞免疫及黑质自身抗体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5 江名芳;帕金森病磁共振多模态脑功能成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6 李艳伟;D-Ala2-GIP-glu-PAL对MPTP诱导的急性和慢性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7年
7 郭恒;电刺激黑质网状部对氯化铁诱发新皮质癫痫发作的抑制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8 王小洪;黄芩苷对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山东大学;2013年
9 顾兵;亲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与帕金森病相关性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3年
10 闫文升;丙酸睾酮对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功能障碍的脑区特异性改善及其机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天捚;丙酸睾酮对线粒体复合物Ⅴ酶活性减弱的改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9年
2 黄双燕;《黑质三部曲》中的死亡书写[D];浙江师范大学;2019年
3 刘勋;帕金森病的血红蛋白及经颅超声特征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4 王升辉;伴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的帕金森病的黑质异常功能连接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5 翁晓彦;艾灸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黑质PINK1/Parkin通路的影响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9年
6 汤琳超;脑黑质高回声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8年
7 王庆君;人源α-synuclein(A53T)黑质高表达对特定脑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8年
8 韩婧洋;P2X4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质中α突触核蛋白表达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8年
9 刘超;5-BDBD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IL-1β、IL-18表达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8年
10 赵学军;3T磁敏感加权成像黑质背外侧高信号在帕金森病和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中的应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76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7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