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荆棘鸟》中的冲突与和谐

发布时间:2020-05-23 05:14
【摘要】: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通过对克利里家族主要人物的生动刻画和家庭关系的细致描述,引出种种有关伦理的主题。多数学者主要关注、研究了该作品中的爱与命运的主题、宗教色彩、女性意识及写作技巧,但鲜有从家庭伦理的视角剖析该作品。本文将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中的伦理环境、伦理身份、伦理禁忌、伦理责任等观点对作品中克利里家族复杂的家庭关系进行梳理,进一步分析这些关系中的冲突与和谐以及所包含的伦理因素,并由此揭示作品所传达的家庭伦理诉求。本文主要从夫妻关系、代际关系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三方面探讨克利里家族三代人间的冲突与和谐。首先分析了克利里家族中的夫妻关系,作品中的三代婚姻或充满沉默,或尽是谎言,但终有爱与责任,展现了不同的婚姻状态。其次分析了克利里家族中的代际关系,极端的母爱、父子仇恨是代际间冲突的主要表现。当母亲主动承担身份所赋予的责任时,代际间的矛盾才得到化解。最后分析了克利里家族中的手足之情,玛丽和弗兰克在个人主义的驱动下,手足关系疏离;在朱丝婷和戴恩的姐弟关系中,关爱和责任打造了他们同胞情怀的和谐局面。研究发现,父权制的伦理环境、家庭成员对其伦理身份的漠视以及责任的缺失是造成作品中家庭冲突的主要原因。女性独立、履行伦理责任是解决这些家庭矛盾的有效途径。女性在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独立有助于实现两性和谐,改善婚姻质量。家庭伦理责任的重建有助于家庭冲突的最小化,实现家庭和谐。通过剖析作品中家庭关系中的冲突与和谐,本文发现考琳·麦卡洛借该作品表达了对家庭伦理的深思及对人类存在方式的伦理关注,呼吁更加和谐的道德环境和伦理关系。本文期望能够深化对该作品家庭伦理主题的解读,有助于读者从新的视角理解这部小说。同时,也期望能够引发读者对家庭概念的深思,为自我家庭关系提供一定的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61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樝;;《荆棘鸟》中译本语言特色探析[J];语文建设;2017年09期

2 刘璇;;《荆棘鸟》中梅吉的精神生态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07期

3 刘欢;;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荆棘鸟》中死亡主题探析[J];语文建设;2016年15期

4 董丽敏;;美国迷你电视剧《荆棘鸟》中的澳大利亚元素[J];牡丹;2019年17期

5 姚璎铭;;从《荆棘鸟》看麦卡洛的宗教观[J];商业故事;2016年25期

6 李秀玲;;荆棘、黄鸟及其他(外一篇)[J];躬耕;2016年11期

7 考琳·麦卡洛;;《荆棘鸟》[J];初中生世界;2016年42期

8 赵佳;;从女性主义视角下看《荆棘鸟》中女性意识的觉醒[J];现代职业教育;2016年33期

9 刘新民;段丽萍;;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荆棘鸟》[J];芒种;2017年04期

10 李国超;;从《荆棘鸟》看伦理道德与自由意志的博弈[J];北方文学;2017年2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记者 王雯;《荆棘鸟》引来续篇 《呼唤》市场反应待检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2 赵薇;痛并快乐着:用生命讴歌爱的永恒[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记者 刘佳;《荆棘鸟》姊妹篇与国内读者见面[N];中国妇女报;2006年

4 唐晓渡;另一种征服,或人性的史诗[N];中华读书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张国;留在借书单里的大学记忆[N];中国青年报;2013年

6 易晖(文学博士);“掘金时代”的传奇人生[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冷荞麦;说一说小说的阅读[N];工人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梅;“非我”境遇下的“真我”返归[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买瑶璇;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荆棘鸟》中的冲突与和谐[D];燕山大学;2018年

2 程名洋;《荆棘鸟》中的圣经原型研究[D];辽宁大学;2017年

3 和建伟;《荆棘鸟》与《圣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王玉梅;反抗命运的交响曲:论《荆棘鸟》中的女性形象[D];南昌大学;2007年

5 李航;镜像中的女人—对《荆棘鸟》中三代女性的拉康式解读[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李翠;论《荆棘鸟》中四位女性的集体无意识[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汪娜;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荆棘鸟》[D];安徽大学;2015年

8 唐丽蓉;从勒菲维尔的操控理论看曾译《荆棘鸟》[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9 王春香;《荆棘鸟》译本中译者对读者的关照[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于萍萍;《荆棘鸟》中的圣经原型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77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77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6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