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文学伦理学批评下《望岩》中杰克的“幽灵”身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4 22:10
【摘要】:伍慧明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华裔文坛的后起之秀。她的《望岩》于2008年发表,并获得了美国图书奖。小说以“坦白计划”为历史背景,以伍慧明父亲的亲身经历为原型,披露了1956年至1965年间麦卡锡主义借极端反共之名给华裔美国人带来的集体创痛。基于雅克·德里达的幽灵学并结合聂珍钊的文学伦理学批评,本文试图研究杰克“幽灵”身份的表现形式、历史成因和杰克对待“幽灵”身份的方式,旨在为族裔群体面对“幽灵”身份问题和解决身份危机提供一种思考。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作者生平及《望岩》这部作品,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做出了综述,简述本文的理论框架,指出本研究的可行性并概述本论文的主题和论点。第二章研究杰克在伦理混乱中“幽灵”身份的表现形式。从导致伦理混乱的两个方面,即伦理身份改变和伦理秩序混乱,论述杰克伦理身份的游荡性和孤独性。第三章分析在特定的伦理环境中杰克“幽灵”身份形成的历史原因。本章主要论述排华法案和坦白计划的成因、演变及影响,揭示其是催生契纸家庭的重要原因,是杰克“幽灵”身份的种族主义根源。第四章探讨杰克如何经过伦理选择驱逐了“幽灵”身份。本章阐释杰克做出的坦白和入籍两种伦理选择,坦白未能让杰克解决身份危机,而入籍帮助杰克摆脱了身份迷失的创痛,打破了二元对立并构建了华裔美国人的伦理身份。第五章为论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对小说中杰克“幽灵”身份的研究,论文指出了华裔移民在异乡定义自身文化身份的策略,并强调研究亚裔美国文学的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洁;;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学科研究——“第八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山东外语教学;2018年04期

2 邹建军;熊素娟;;文学伦理学批评术语运用问题——邹建军教授访谈录[J];社会科学动态;2018年03期

3 ;“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学科研究:第七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讯[J];外国文学研究;2016年06期

4 刘兮颖;;文学伦理学批评与跨国文化对话——“第六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16年06期

5 王波;黄新;;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角力——文学伦理学视角下《蝇王》中的人物类型判释[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6 汤琼;;走向世界的文学伦理学批评——2016“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世界文学研究高端论坛”会议综述[J];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01期

7 张宇;;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发展研究综述[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8 杜润洲;;浅谈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9 郝运慧;;“走出去”的文学伦理学批评[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10 陈后亮;贾彦艳;;对话存在主义: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中的自由选择与伦理责任[J];外国文学研究;201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与道德批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陆耀东;;关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几个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邹建军;;文学伦理学批评的实用性与有效性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聂珍钊;;序言:文学伦理学批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肖建荣;;文学伦理学批评与其他批评方法融合理论与实践初探[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成坚;;文学伦理学批评视域下的当代北爱尔兰文化融合与反思[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定清;;文学伦理学批评与人文精神建构[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艾庆华;;藻海茫茫,痛苦绵绵——从文学伦理学视角分析《藻海无边》中男主人公的悲剧人生[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9 尹根德;阮小娟;覃玖英;;文学伦理学视野下的詹姆斯·赖特诗歌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10 蒲若茜;;哥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为例[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段丹洁 查建国;文学伦理学批评日渐受关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2 王松林;作为方法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N];文艺报;2006年

3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N];文艺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郝日虹;文学伦理学批评打破固有思维定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5 车凤成;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特征[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张连桥;中国文论走出去与国际话语权提升[N];文艺报;2015年

7 深圳大学文学院 王晓华;生态批评:走向跨物种的文学伦理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8 邓友女;中国文学理论话语的国际认同与传播[N];文艺报;2015年

9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魏啸飞;文学批评的伦理学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10 尚必武;建构具有中国气派的文学批评话语[N];文艺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罗诗e,

本文编号:2679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79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6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