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日记体叙事实验:乔伊斯《画像》的文体学阐释

发布时间:2020-05-24 16:42
【摘要】:《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早期的精神顿悟手法和后期的意识流技巧之间的一个必然过渡。全文由五章以及结尾的22篇日记组成,乔伊斯每章都以不同语体塑造了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心路历程,尤其在结尾3月20日到4月27日零碎的22篇日记中,作者用第一人称内视角以及前景化的语言揭示了斯蒂芬流亡之前纷繁复杂的意识之流,是乔伊斯意识流手法的一次尝试,为后期意识流巨著《尤利西斯》的写作奠定基础。然而,尽管国内外有学者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没有学者专门地进行过分析与研究。因而,本文就从文体学角度对结尾日记中的语言风格以及叙述视角进行阐释,希望为该小说的赏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对读者批评鉴赏有较大启发,也为进一步理解乔伊斯意识流手法的使用提供帮助。小说结尾的日记体是一种特殊的语体,揭示了斯蒂芬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感受。细读文本发现,为了逼真再现人物意识,乔伊斯采用了符合人物意识活动的语体,它有助于捕捉人物转瞬即逝的心理感受。口语词的使用使得人物个性塑造更加鲜明,易于被读者接受,例如“damn”的多次重复使用体现了斯蒂芬对自己语言被殖民的悲愤心理;新造词的使用易于吸引读者眼球,凸显乔伊斯的语言创造才能;心理过程动词的使用使乔伊斯向读者展示了斯蒂芬对周围环境和人物的感受与看法,以及他对自身的认知,突出他的逐渐独立与成熟。除了词汇上的文体特征外,乔伊斯还通过语法上的典型前景化语言展示了斯蒂芬思想的琐碎性和随意性。残缺句或是省略句不仅是意识流的文体特征,更是斯蒂芬语言图式的文体表征,形象地模仿了人物的意识之流,有助于读者体会人物复杂的精神世界;受伯格森“心理时间”原则的影响,乔伊斯将不同时间中的故事情节和场景拼凑在一起,让读者体会到时间和斯蒂芬意识的跳跃性与无序性;通过使用倒装句,乔伊斯强调了斯蒂芬对周围人物以及环境的感受,讽刺了国人的无知,也为文章制造了悬念,引起读者好奇心。乔伊斯还采用了意识流语篇中常用的修辞,赋予小说诗性和音乐性。语音上头韵、类韵等的使用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也让语言表达更加紧凑、和谐,具有吸引力;叠言的使用让文章富有节奏感,强化人物的情感;通过象征手法,乔伊斯向读者呈现了斯蒂芬流亡之前的困惑,为小说增添了艺术效果。日记中第一人称内视角及内心独白的使用,逼真再现了主人公近期思想、艺术以及文学上的成熟,展现了他流亡之前的孤独感。通过对日记中非正式文体特征与文体效果的分析,我们发现,《画像》中的日记体符合乔伊斯的意识流写作风格,是他意识流手法的早期尝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56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期美曲珍;;从福柯的生存美学视域解读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7年02期

2 莫·卡拉汉;李淑贤;;会见乔伊斯[J];世界文学;1988年02期

3 马元龙;;乔伊斯这个症状:拉康论乔伊斯[J];文艺研究;2015年11期

4 张治超;;“耶稣会士的狂吠和愤愤不平的撕咬”——乔伊斯的天主教情结[J];现代传记研究;2016年02期

5 水木丁;;大师和悍妇天生一对[J];视野;2017年03期

6 曾令娥;;在你的怀里温柔地沦陷[J];散文诗;2017年06期

7 ;2016年“最搞笑”动物[J];少先队小干部;2017年Z1期

8 严彬;;青年乔伊斯之歌(组诗)[J];广西文学;2017年07期

9 陈学清;;《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顿悟”手法[J];文教资料;2016年36期

10 张国立;;出发,去遇见更好的自己[J];意林;2017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月亭;;乔伊斯与印象主义[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春燕;;一沙一世界——从《伊芙琳》看乔伊斯的写作特点[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3 朱法荣;;在场与幸福:乔伊斯短篇小说《伊芙琳》的伦理价值[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覃琳;;论乔伊斯对“bloody”一词的象征性改写[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孙建光;;《致诺拉:乔伊斯情书》的文体特征及叙事特征研究[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叶辛;;城市和文学的关系[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4期(总第198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原春琳;专业不对口也能成功创业[N];中国青年报;2010年

2 杨杰;百年前的一场“连麦”[N];中国青年报;2017年

3 高秋福;作家乔伊斯成功背后的三个女人[N];中华读书报;2014年

4 朱剑慧;四人捐肾:一个勇敢的美国“捐肾之家”[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本报驻广东记者 师歌;广东现代舞递给世界的一张精美名片[N];中国文化报;2001年

6 傅浩;汉译乔伊斯诗歌[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上海外国语大学 李维屏;乔伊斯对我们的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译者:金杽;一个人的乔伊斯[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潘小松;乔伊斯在欧洲的第一个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梁超群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乔伊斯的密林:藏污纳垢,,生机勃勃[N];文汇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冯建明;乔伊斯长篇小说人物的变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2 郑茗元;《尤利西斯》小说诗学研究: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李兰生;詹姆斯·乔伊斯的文化焦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海霞;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陈豪;变奏与聚合:乔伊斯《尤利西斯》的美学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王江;影视化想象:早期电影对乔伊斯实验写作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录艳;日记体叙事实验:乔伊斯《画像》的文体学阐释[D];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

2 王琳琳;论乔伊斯早期“自我”形象的建构[D];复旦大学;2011年

3 彭珍珠;乔伊斯笔下的女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4 华菁;乔伊斯的那面“明亮的镜子”:对《都柏林人》的人物性格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杨金华;乔伊斯的现代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哲;詹姆士·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写作技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7 任萍;瘫痪的灵魂—乔伊斯《都柏林人》主题评析[D];信阳师范学院;2016年

8 蒋丹丹;《庞德和乔伊斯通信集》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4年

9 林缨;语言转换者视域:论詹姆斯·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张芬;乔伊斯爱尔兰民族情结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78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78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d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