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体叙事实验:乔伊斯《画像》的文体学阐释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56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期美曲珍;;从福柯的生存美学视域解读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7年02期
2 莫·卡拉汉;李淑贤;;会见乔伊斯[J];世界文学;1988年02期
3 马元龙;;乔伊斯这个症状:拉康论乔伊斯[J];文艺研究;2015年11期
4 张治超;;“耶稣会士的狂吠和愤愤不平的撕咬”——乔伊斯的天主教情结[J];现代传记研究;2016年02期
5 水木丁;;大师和悍妇天生一对[J];视野;2017年03期
6 曾令娥;;在你的怀里温柔地沦陷[J];散文诗;2017年06期
7 ;2016年“最搞笑”动物[J];少先队小干部;2017年Z1期
8 严彬;;青年乔伊斯之歌(组诗)[J];广西文学;2017年07期
9 陈学清;;《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顿悟”手法[J];文教资料;2016年36期
10 张国立;;出发,去遇见更好的自己[J];意林;2017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月亭;;乔伊斯与印象主义[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春燕;;一沙一世界——从《伊芙琳》看乔伊斯的写作特点[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3 朱法荣;;在场与幸福:乔伊斯短篇小说《伊芙琳》的伦理价值[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覃琳;;论乔伊斯对“bloody”一词的象征性改写[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孙建光;;《致诺拉:乔伊斯情书》的文体特征及叙事特征研究[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叶辛;;城市和文学的关系[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4期(总第198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原春琳;专业不对口也能成功创业[N];中国青年报;2010年
2 杨杰;百年前的一场“连麦”[N];中国青年报;2017年
3 高秋福;作家乔伊斯成功背后的三个女人[N];中华读书报;2014年
4 朱剑慧;四人捐肾:一个勇敢的美国“捐肾之家”[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5 本报驻广东记者 师歌;广东现代舞递给世界的一张精美名片[N];中国文化报;2001年
6 傅浩;汉译乔伊斯诗歌[N];中华读书报;2008年
7 上海外国语大学 李维屏;乔伊斯对我们的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译者:金杽;一个人的乔伊斯[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潘小松;乔伊斯在欧洲的第一个家[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梁超群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乔伊斯的密林:藏污纳垢,,生机勃勃[N];文汇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冯建明;乔伊斯长篇小说人物的变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2 郑茗元;《尤利西斯》小说诗学研究:理论与实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3 李兰生;詹姆斯·乔伊斯的文化焦虑[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海霞;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陈豪;变奏与聚合:乔伊斯《尤利西斯》的美学解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王江;影视化想象:早期电影对乔伊斯实验写作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录艳;日记体叙事实验:乔伊斯《画像》的文体学阐释[D];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
2 王琳琳;论乔伊斯早期“自我”形象的建构[D];复旦大学;2011年
3 彭珍珠;乔伊斯笔下的女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4 华菁;乔伊斯的那面“明亮的镜子”:对《都柏林人》的人物性格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5 杨金华;乔伊斯的现代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郭哲;詹姆士·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写作技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7 任萍;瘫痪的灵魂—乔伊斯《都柏林人》主题评析[D];信阳师范学院;2016年
8 蒋丹丹;《庞德和乔伊斯通信集》翻译报告[D];河南大学;2014年
9 林缨;语言转换者视域:论詹姆斯·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张芬;乔伊斯爱尔兰民族情结研究[D];宁波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78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78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