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复仇女神》

发布时间:2020-05-30 16:18
【摘要】:菲利普·弥尔顿·罗斯(Philip Milton Roth 1933-)是当代美国犹太裔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罗斯在近五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30多部小说,内含多部佳作,获奖无数。他是唯一一位作品被美国图书馆全面发行的在世小说家。2010年出版的《复仇女神》(Nemesis)是罗斯77岁高龄时创作完成的一部小说。这是他2012年宣布封笔之前的最后一部作品。这部小说以瘟疫(小儿麻痹症)的爆发为背景,讲述了犹太青年巴基·坎特的悲剧故事。他饱受内疚的折磨,最终被钉在自设的耻辱柱上。这部小说揭示了个体的精神危机和生存状态,也是探讨命运与抉择的道德预言。作为美国当今文坛地位最高且依然健在的作家,罗斯的作品在我国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关于《复仇女神》的研究并不多见,在为数不多的论文中,多数是从叙事策略或者受难式英雄角度展开的。本文将运用文学伦理学,从三个伦理层面解读这部作品,以期能丰富对这部作品的研究。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罗斯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并对《复仇女神》进行概述,其次综述了文学伦理学,最后对国内外批评界对《复仇女神》的研究和评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一章从人与社会这一关系层面详细分析了罗斯的伦理主张。在《复仇女神》中,面临瘟疫(小儿麻痹症)蔓延,犹太个体与社区的反应,比邻意大利社区居民对疾病的处理应对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对小说的主人公坎特的人生起伏的分析,强调了犹太人必须与其他民族保持和谐、团结、共进的关系,表达了罗斯对和谐的人与社会关系的向往。社会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与此同时,个人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第二章从人与自我的层面探索了罗斯的伦理主张。作品中主人公坎特独自生活,身体残疾,精神崩溃。坎特的悲剧在于,在一系列不幸的打击下,其过度依赖外在力量的支撑而不能够寻求自身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借此,罗斯表达了他在人与自己关系上的伦理思想。个体应该认识和重塑自己,汲取自身的力量勇敢应对现实的残酷。第三章从人与他人的关系层面探讨了罗斯“求善”的伦理主张。通过对家庭内部成员尽心尽职履行自己责任的描写,坎特对情人深切的关怀和爱护,坎特为学生树立榜样的描述,彰显了罗斯对责任、关爱、平等这些不同形式的“善”的推崇。唯有通过上述的种种“善”,人与人之间才能形成一种健康和谐的关系。结论部分讨论了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在大屠杀影响下,美国犹太人背上了受难者的历史包袱。借由坎特的悲惨命运,罗斯试图让美国犹太人摆脱受难者形象的束缚,走出犹太大屠杀所留下的阴影,寻求新生活。罗斯为犹太民族乃至全社会建立了道德模范与伦理准则,彰显了其对人类人文精神建构的价值和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乔·利特尔;余中先;;复仇女神[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5期

2 乔纳森·利特尔;余中先;;复仇女神[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4期

3 万里秋风;;复仇女神[J];故事家;2011年04期

4 江颖;;论菲利普·罗斯《复仇女神》的叙事策略[J];前沿;2013年24期

5 江颖;;论菲利普·罗斯《复仇女神》的隐性文本[J];文教资料;2013年32期

6 龚子;;复仇女神[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2011年12期

7 罗山爱;;“复仇女神”,拎起来就能打飞机[J];环球人物;2013年17期

8 百合;;复仇女神(节选)——在深蓝与魔鬼之间,是我比利·布拉格[J];福建文学;2004年02期

9 叶康;娱乐片要有新奇性[J];电影评介;1989年05期

10 金万锋;邹云敏;;生命中难以承受之“耻”——评菲利普·罗斯新作《复仇女神》[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西南政法大学 孟庆涛;古希腊悲剧与审判的起源[N];人民法院报;2012年

2 河山;美借“复仇女神”要说什么话?[N];中国国防报;2004年

3 本报特约撰稿 余中先;《仁人善士》为什么成了《复仇女神》?[N];中华读书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靖茜;《复仇女神》第一章第2部分翻译实践报告[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冀盟盟;《复仇女神》第二章第一部分翻译实践报告[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春卉;《复仇女神》第一章第1部分翻译实践报告[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周妍;《复仇女神》第二章Ⅱ部分与第三章翻译实践报告[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朱越;小说《复仇女神》汉译项目报告[D];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

6 孙辉;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读《复仇女神》[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7 肖雨璁;《复仇女神》(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南昌大学;2017年

8 季本萍;弗莱原型批评理论视角下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复仇女神》的主题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88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88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2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