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弗拉基莫夫的长篇小说《将军和他的部队》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19:11

  本文关键词:弗拉基莫夫的长篇小说《将军和他的部队》创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格奥尔基·尼古拉耶维奇·弗拉基莫夫(ГеоргийНиколаевичВладимов)于1931年2月19日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他是俄罗斯第三浪潮侨民作家代表之一。在现代的俄罗斯作家中他是一个“独特的现象”,他既反对极权主义,又对逝去的历史有着深刻的思考:重新反思战争的悲剧、关注战争状态下的人物命运和心理变化、深层思考个体生命价值。长篇小说《将军和他的部队》是弗拉基莫夫在西德生活期间创作完成的,该小说完整地表达出作家对逝去历史的深刻思考。尽管《将军和他的部队》不以创作手法见长,但弗拉基莫夫的写作高明之处令读者敬佩。在第一章中,人民战争和人道主义是小说的创作主题。我们采用引证、归纳总结及社会历史批评的方法分析小说的创作思想,指出一九四一年的卫国战争是人民的战争,在战争中苏联人民迸发出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弗拉基莫笔下的人民战争是对托尔斯泰人民思想的继承。弗拉基莫夫在人道主义层面上反思战争的悲剧,关注战争下的人物命运和心理状态,深层思考个体生命价值。这无疑是对以前苏联战争文学中人道主义的一次新发展。在第二章中,我们对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概括、分析和总结。在分析小说中不同类型人物时我们运用文本分析、对比分析的方法,科布里索夫将军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典型代表不仅具有光辉人性的一面,而且还有一定的奴性心理。历史十字架的背负者弗拉索夫既是“莫斯科拯救者”又是苏联历史上的叛国者。斯维特洛奥科夫少校在人性异化后成为斯大林极权主义的继承者,他更是极权主义下的阴谋家。他在战场的种种恶行集中说明斯大林极权主义在战场上的延续和对人的迫害。最后,我们主要分析了小说的叙事视角、小说的时空形象、小说中的荒诞性和意识流。在分析小说的艺术特色时,我们以叙事学和巴赫金的时空观为理论基础,结合文本和话语对小说进行分析和研究。笔者从整体上解构小说的布局和结构,分析小说的亲历与旁观的叙事视角、两种反复交错的现实和回忆时空体,在阐释时空形象时清晰地梳理出故事发展的脉络。弗拉基莫夫使用大量的间接内心独白刻画出科布里索夫将军的精神世界与心理状态,展现出将军矛盾的内心和复杂的人性。同时,小说人物的精神世界与心理状态又表现出人与人之间、人与国家之间的某种荒诞性关系。
【关键词】:弗拉基莫夫 人民战争 人道主义 人物形象 创作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12.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Аннотация8-12
  • 绪论12-31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15-29
  • (一)国内研究现状15-22
  • (二)俄罗斯研究现状22-29
  • 二、本文研究的背景29-31
  • 第一章 《将军和他的部队》的主题31-45
  • 第一节 人民战争主题31-37
  • 一、古德里安眼中的人民战争31-35
  • 二、人民战争与托尔斯泰的人民思想35-37
  • 第二节 人道主义主题37-44
  • 一、对个体生命的思考38-42
  • 二、道德与良心的拷问42-44
  • 本章小结44-45
  • 第二章 《将军和他的部队》的人物形象45-67
  • 第一节 俄罗斯民族性格承载者46-53
  • 一、非英雄式的科布里索夫47-52
  • 二、矛盾的科布里索夫52-53
  • 第二节 历史十字架的背负者53-60
  • 一、“莫斯科的拯救者”54-57
  • 二、叛国者弗拉索夫57-60
  • 第三节 极权主义的继承者60-66
  • 一、人性的异化61-63
  • 二、极权主义下的阴谋者63-66
  • 本章小结66-67
  • 第三章 《将军和他的部队》的创作特色67-87
  • 第一节 战争记忆下的叙事视角68-72
  • 一、个体记忆叙事视角69-70
  • 二、全知全能叙事视角70-72
  • 第二节 交错的现实与回忆时空72-76
  • 第三节 荒诞性与意识流76-85
  • 一、国家与个人的荒诞关系77-81
  • 二、流动中的内心独白81-85
  • 本章小结85-87
  • 结语87-90
  • 参考文献90-95
  • 例证来源95-96
  • 致谢96

  本文关键词:弗拉基莫夫的长篇小说《将军和他的部队》创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9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6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