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曼德尔施塔姆早期诗歌创作中的陌生化:隐喻,逆喻和历史意象

发布时间:2020-06-02 23:57
【摘要】:奥西普·埃米利耶维奇·曼德尔施塔姆(1891-1938)俄罗斯诗人,生于华沙一个经营皮革的犹太商人家庭,成长于俄罗斯彼得堡,入读于当时富有盛名的杰尼舍夫商业专科学校,后又游学于法国和德国。1907年曼德尔施塔姆在巴黎与古米廖夫结识,回国后在1911年曼德尔施塔姆已是阿克梅派一员。曼德尔施塔姆于1913年自费出版了其从1908年开始创作的诗歌,第一部诗集《石头集》奠定了曼德尔施塔姆在诗歌界的地位,1922年出版了他的第二部诗集《忧伤集》。本论文进行的研究范围限定在曼德尔施塔姆的第一部诗集《石头集》,其中包括了从1908年到1915年其创作的80首诗歌,该诗集不仅是诗人的成名之作,更比较明显地体现了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语言特色。曼德尔施塔姆一生命途多舛,1934年五月又因一首反诗《我们生活着,感受不到脚下的国家……》而被流放三年,并逝于符拉迪沃斯托克集中营。1987年曼德尔施塔姆被正式平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1991年定为曼德尔施塔姆年以此纪念诗人。其早期诗歌在遵循俄罗斯优秀诗歌传统的同时,在诗歌中引入古希腊及古罗马意象,形成极具特色的新古典主义风格。作为阿克梅派的代表诗人,曼德尔施塔姆既汲取了象征派诗歌音韵优美、意象丰富的优点,又以具有阿克梅派特点的简洁具象的诗歌语言进行自己的诗歌创作。与曼德尔施塔姆同时期出现的俄国形式派犹如文艺界的一场革命,形式主义者提供的陌生化文学研究手段在摆脱传统文艺研究方法基础上,给人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根据陌生化理论,文艺学家应摆脱社会意识形态及作家创作背景的影响,而立足于作品结构和语言基础来对文艺作品进行新的解读。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利用陌生化的理论手段对曼德尔施塔姆早期诗歌集《石头集》中的几首富有其诗歌创作特点的诗歌进行分析。本论文的观点为,与形式派理论家们同时期进行创作的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中,其许多特点可以用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来进行分析和解读。陌生化文艺理论为本论文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在陌生化的前提下,对曼德尔施塔姆诗歌中的修辞和历史意象进行深入分析。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需指出曼德尔施塔姆诗歌创作理念与形式主义学派理论的共通之处,其次,从修辞和其诗中的历史典故两方面来分析诗歌陌生化。修辞上的诗歌分析从两方面入手,隐喻和逆喻。在曼德尔施塔姆《石头集》中,诗人用隐喻的修辞方法将稀松平常的现实事物和现象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使人摆脱常规认知,开始重新认识平常的生活现象。而逆喻的修辞手法使诗人的创作摆脱了陈词滥调,从而诗歌语言以一种看似矛盾,实则富含深意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作为新古典主义诗人的曼德尔施塔姆在诗中将历史事件和现实相结合,以历史为镜映照出生活不同方面。此外,诗人并非从寻常角度看待古典文化,而是在其诗中赋予古典文化新的色彩,以此让人对历史进行新的思考。所以,尽可能深入地理解掌握陌生化理论的内涵,同时挖掘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中丰富的文化典故和归纳概括出其诗语特色是论文撰写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陌生化理论和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分析与鉴赏相结合,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长期被忽视的其中的审美价值,指出曼德尔施塔姆诗语从修辞和历史文化典故角度出发对现实生活、既定的语言表达习惯和人们的既定观念所做的背离。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既是为验证陌生化对于研究其诗歌的实际价值,也初步揭示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内涵的丰富性,及其中巨大的有待探索的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512.0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莹;;文化和时间的使者——浅析曼德尔施塔姆诗歌《失眠·荷马·绷紧的帆》[J];俄语学习;2015年04期

2 李平;;试论莱蒙托夫诗歌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3 杜玉生;;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与圣彼得堡的现代性[J];俄罗斯文艺;2014年02期

4 米·爱普施坦;李志强;;哈西德派与塔木德派——帕斯捷尔纳克与曼德尔施塔姆创作比较研究(2)[J];俄罗斯文艺;2011年01期

5 陈琳;张春柏;;翻译间性与徐志摩陌生化诗歌翻译[J];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04期

6 龚晓睿;;词语自治:狄兰·托马斯与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诗歌语言的物质性[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7 杨向荣;;陌生化重读——俄国形式主义的反思与检讨[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3期

8 谷玮洁;;阿赫玛托娃抒情诗歌的陌生化审美[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胡学星;;试论马雅可夫斯基与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创新[J];中国俄语教学;2008年03期

10 胡学星;;巧用诗歌意象之间的间隔——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奥秘简析[J];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春春;创造进化论与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93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93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0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