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卡勒斯小说中边缘人群的历史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10:01
【摘要】:卡森·麦卡勒斯(Carson McCullers)是美国南方著名女作家,其创作以精确洞察人的“精神疏离”而著称。因此,对她的研究也往往集中在这一层面,缺乏对其作品的历史维度研究。有鉴于此,本论文拟用新历史主义理论,聚焦麦卡勒斯小说中的边缘人群,以边缘人群的历史叙事研究为切入点,将她的小说置于美国南方的社会、历史、文化的语境中,阐明其小说文本中边缘人群产生的文化语境,边缘人群的话语与南方主流话语的关系,以及基于作家理想的新型历史话语建构。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正文分为四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首先介绍麦卡勒斯的生平和创作概况,回顾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其中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其次对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研究价值与意义作简要的综述。第一章是“麦卡勒斯与南方历史”。本章研究麦卡勒斯创作的历史语境以及她历史书写的基本特征。麦卡勒斯出生于美国南方,对南方社会的重要问题都相当关注并介入其中,她的小说并非纯粹的“寓言小说”,而是与南方历史隐秘相关。在新历史主义视角的观照下,可以发现,麦卡勒斯的创作疏离了大写的、单线的历史叙事,转向了个人化的、复数的历史书写。第二章是“麦卡勒斯小说中的边缘人群”。主要对麦卡勒斯小说中的边缘人群进行社会话语的考察,阐明其文化处境。麦卡勒斯书写了一系列游离于南方主流社会的边缘人形象,黑人与少数族裔在白人至上的种族话语中受到压制和限定,而在南方二元性别观与异性恋制度中,女性和同性恋者则被强制性规训与消音。边缘人群在南方现代化进程中仍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被推至生活的边缘。第三章是“边缘人群的历史叙事功能”。通过对边缘人群的书写,麦卡勒斯揭示了边缘话语与主流话语之间既反抗与颠覆,又暗合与共谋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边缘性立场审视南方转型期的历史,麦卡勒斯对边缘人群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提出了无声的控诉,并结合边缘人群独特的生命体验,在音乐、两性和历史三个方面提出南方新型话语建构的可能性。第四章是“边缘人群的历史叙述策略”。本章结合新历史主义的理论,从叙述模式的微观化、叙述视角的多重转换和历史叙述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三方面来分析边缘人群的历史叙述策略。麦卡勒斯的历史叙事选取微观个体,关注游走在主流社会之外的边缘人,释放他们沉默的历史话语,使南方历史叙事呈现一种多元的、异质的走向,对正统历史做出了补充。结语总结上述内容,重申麦卡勒斯小说中边缘人群历史叙事的性质和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4
本文编号:2694661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车效梅;李晶;;多维视野下的西方“边缘性”理论[J];史学理论研究;2014年01期
2 张新颖;;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同性恋维度的美国研究综述[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林斌;;“精神隔绝”的宗教内涵:《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基督形象塑造与宗教反讽特征[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4 张黎呐;;美国边缘人理论流变[J];天中学刊;2010年04期
5 林斌;;寓言、身体与时间——《没有指针的钟》解析[J];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04期
6 林斌;;权力关系的性别隐喻——麦卡勒斯《金色眼睛的映像》中哥特意象的后现代解读[J];国外文学;2008年04期
7 谢国荣;;美国进步运动时期黑人问题边缘化初探[J];求是学刊;2007年02期
8 黄兆群;;美国同性恋的历史考察[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陆贵山;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解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10 谢国荣;美国南部白人社会对战后初期民权问题挑战的回应及其影响[J];史学月刊;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田颖;南方的“旅居者”[D];浙江大学;2016年
2 平坦;“南方女性神话”的现代解构[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94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94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