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艺格符换:庞德诗作与托姆布雷画作之间的一曲东方之舞

发布时间:2020-06-03 19:10
【摘要】:埃兹拉·庞德(1885~1972年)和赛·托姆布雷(1928-2011年)分别作为伟大的现代派诗人和艺术家,其作品已被广为研究。然而,大多数研究是基于他们个人的,而对于两者之间的关联目前却鲜有著述。尽管,西方学术界有不少人注意到了托姆布雷的创作深受许多诗人(包括庞德)的影响,但是针对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托姆布雷如何通过庞德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目前还比较欠缺。在某种程度上,两者的作品创作都彰显着东方的色彩。庞德与东方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他早年在大英博物馆里所接触到的远东艺术品,之后,他又有幸获得美国汉学家厄内斯特费诺罗萨的遗稿,从此,东方文学艺术殿堂的大门彻底向他敞开。值得一提的是费氏掌握的有关中国的知识都是通过日本这个媒介间接获得,所以他的很多思想来源是经过日本“本土化”的中国古典哲学。其中,最根本最明显的一个哲学流派就是日本禅宗。日本禅宗传自中国禅宗,而中国的禅宗则起源于印度佛教,是经过中国传统儒道思想融合的产物。因为禅宗与道家思想因有太多共通之处,所以常被称为“道禅”。关于共通之处,本文所关注的只是其最根本的共通点之一,即关于语言表征的局限性问题:从道家的“名可名,非常名”到禅宗的“直至内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其中关联清晰可见。其后,庞德在《阅读ABC》中关于“言难达意”的论述也明显沿袭了前者思想。在庞德成为了现代主义文艺运动的领军人物之后,“道禅”思想,特别是其中关于语言或者表征的局限性这一问题,又顺理成章地影响了许多后辈的艺术家包括托姆布雷。托姆布雷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比如他凭直觉自由随意的涂抹和草书似的书写)从某些方面也反映了源于表征局限性的挣扎,而这很有可能是受到了庞德的启发。在这篇论文里,我们将会论证该可能性,并且深入挖掘“道禅”思想是如何通过庞德影响托姆布雷创作的种种证据(包括相关采访和藏书资料等)。从庞德的中国诗到托姆布雷的画,“道禅”思想像一条暗河流过了二者的创作和作品,并且将诗画融为一体。他们二者原本就是诗画一体之人:诗人庞德,还是一个艺术评论家;同样,艺术家托姆布雷心怀“诗”想,致力于诗画交融的创作。他们跨艺术创作的决心以及二者在“道禅”思想特别是表征局限性问题上的共通之处确保了我们对其作品进行诗画对读和解读的可行性及有效性。因此,本文不仅仅会从理论的高度论述二者创作思想上的关联,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论证他们在创作上的关联性进而深入到作品中对其进行跨艺术方式的对读。对于具体作品的选择将会基于他们作品中的三个共同主题:自然,战争与爱情。最后,简而言之,本文对于诗画之间的跨艺术研究意在将庞德的诗,托姆布雷的画,以及他们创作的共同来源---东方“道禅”哲学三者串为一体,并由此得到一种新的欣赏体验和认识。
【学位授予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2;J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钱兆明;欧荣;;《七湖诗章》:庞德与曾宝荪的合作奇缘[J];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杰;游丝有灵—在我绘画中的“情绪”[D];云南大学;2016年

2 韩潇;触觉的呈象—浅谈塞·托姆布雷绘画及其方式的多元意义[D];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

3 徐源;塞·托姆布雷的艺术风格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6年

4 洪丹;媒介的痕迹[D];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2695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95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b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