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女性之声—女性哥特再定义

发布时间:2020-06-03 14:28
【摘要】:十八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哥特小说以其恐怖,神秘,死亡和超自然的元素成为文学史上独特而颇有影响力的文学类型。在英国哥特小说迅速发展的浪潮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女性作家。她们在哥特小说作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对哥特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以勃朗特姐妹、达夫妮·杜穆里埃最负盛名。1976年,艾伦·莫尔斯在《文学妇女》中提出“女性哥特”一词并将其定义为女性作家所写的哥特小说,但此说法不免有些宽泛。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女性哥特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与传统男性哥特相比,女性哥特小说在场景描写,人物形象塑造,女性意识等方面皆脱离了传统的哥特模式用以抒发女性之声。在哥特气氛营造方面,女性哥特小说中的封闭意象,环境以及天气描写生动体现了当时女性的受压迫的生存状态和敏感的心理;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女性化的恶棍式英雄,受压迫的女性和悲惨的女恶人形象成为女性哥特小说中主要人物类型用来控诉男权社会;在女性意识方面,从女性哥特小说中传达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正是女性哥特小说真正不同于传统的哥特小说的魅力所在。作为女性哥特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简爱》、《呼啸山庄》、《蝴蝶梦》在哥特场景描写,典型人物刻画和女性意识觉醒等中有许多相同点,成功凸显了女性哥特的独特魅力。本文将以这三篇小说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女性哥特的独特之处来重新定义女性哥特。正因为这些女性作家为哥特文学所作出的的贡献,给予了哥特文学更深刻的内涵。女性哥特不仅标志着性别视角被引入到哥特文学的研究之中,而且为女性主义文学研究开辟新天地。本文通过对以上三本英国女性哥特小说的系统性分析,将女性哥特重新定义为女性作家笔下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和倾向来表现女性对父权制的恐惧和反抗的哥特小说,从而更客观地审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为哥特文学和女性主义批评提供更丰富的素材。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春萍;;《小天地里的大世界》中女性哥特主义元素解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2期

2 朱冬梅;;西方文化语境中的英美哥特电影[J];电影文学;2018年11期

3 张婷;;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35期

4 丁姗;;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年01期

5 葛英颖;王芳;;解读当代服装设计师的哥特情结[J];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11期

6 程婷立;符文雯;邓敏;;“哥特文学”在美国电影中的继承与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33期

7 贺慧;;基于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的SWOT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8 ;哥特少年面临更多抑郁危机[J];江苏卫生保健;2016年01期

9 张丽君;;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J];电影文学;2016年16期

10 李梦媛;;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蒲若茜;;哥特小说中的伦理道德因素——以《修道士》为例[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李际洲 袁源;润邦股份合资公司润邦卡哥特科动工[N];证券时报;2012年

2 记者 翟敏;润邦股份与卡哥特科设合资公司拓业务[N];上海证券报;2011年

3 见习记者 邓亮;润邦股份拟与卡哥特科设立合资公司[N];证券时报;2011年

4 尚鱼;哥特式风格的前世今生[N];中国服饰报;2012年

5 黄新平;隐秘的哥特梦境[N];中国黄金报;2009年

6 方铁;东方韵致的哥特童话[N];光明日报;2011年

7 刘玉红;《哥特的莎士比亚》:打通雅俗的有益探索[N];文艺报;2014年

8 记者 祁俊;瑞典西哥特兰省省长代表团来我市访问[N];黄山日报;2015年

9 记者 林见;瑞典西哥特兰省考察团来芜考察[N];芜湖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宗禾 记者 金勇;郭金龙会见瑞典西哥特兰省省长本哈德松[N];安徽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晓姝;哥特之魂——哥特传统在美国小说中的嬗变[D];吉林大学;2009年

2 康凯;罗马帝国在西部的延续:东哥特政权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梅;女性哥特:从《奥特朗托城堡》和《呼啸山庄》中的传统女性角色到戴克的“暴力女性”[D];西北大学;2018年

2 胡若璇;《荆棘之城》的女性哥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3 丁娣;从《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哥特元素看马克·吐温的创作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4 李晶;女性之声—女性哥特再定义[D];西南大学;2018年

5 鲁晓晓;从女性哥特角度解读雪莉·杰克逊的短篇小说集《摸彩》[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6 孙域钦;德国晚期哥特雕塑中的情感式叙事[D];中央美术学院;2018年

7 崔丹丹;消失的哥特文明(第1-3章)翻译实践报告[D];青岛科技大学;2018年

8 卞婷;《后来》翻译实践报告[D];扬州大学;2017年

9 尹月娇;《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中的哥特女性主义解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年

10 张琳;论《秘密花园》中的哥特元素[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94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94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1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