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格林童话的产生及其版本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13:45
【摘要】: 如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部童话像格林童话这样广为人知了。近两百年来,它无与伦比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是世界上许多家庭的必备图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格林童话已经成为了我们童年记忆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然而,在2000年前后,出现了一股抹杀格林童话的逆流,所谓的“成人版格林童话”开始在各大中文网站上流传。 难道格林童话真的有令人战栗的成人版吗? 格林童话没有成人版,但确实有不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初版。格林童话与世界上其他的童话不同,它不是一锤定音,不是从开始到最后只有一个版本,它不断被改写、不断被修饰,一版又一版,经历了一个从聆听的民间童话向阅读的民间童话逐渐过渡的改写过程。格林童话不但有初版,还有一个在修道院里沉睡了一百多年的“厄仑堡手稿”版。事实上,格林童话一共有七个版本,时间跨度竟长达四十五年之久,直到其主要的修订者威廉·格林去世,格林童话的修订才随之画上了一个终止符。 通过对比“厄仑堡手稿”版、初版及最终版,我们发现随着格林兄弟儿童观的逐渐变化,他们把格林童话看做是教育之书的倾向也越发明显。他们删除了所有他们认为不适合孩子阅读的东西,同时使它变得更加文学化。不过,他们忠实地遵循民间故事的法则,在改写过程中非但没有破坏民间故事的口头性,反而还在不断地加强,甚至是在修复它,这就使得它完全不同于其他的童话。所以我们说,格林童话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民间童话,也不是创作童话,它介于这两者之间,是格林兄弟创造的一种新的童话文体——“格林童话”。 本文试图采用文献学及版本学研究的方法,逐一比照格林童话的各个版本,追溯其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演进历程,发现其中的差异,得出初版《格林童话集》不是儿童文学,最终版《格林童话集》才是儿童文学以及格林童话是在格林兄弟确立了现代儿童观之后的产物的结论。并在儿童文学的语境下,借用现代民间童话的理论,寻找出格林童话的主要特征及其叙事规律,构建一个收集、整理及改写民间文学的模型,从而为今后中国儿童文学改写民间文学提供一个可参考、可借鉴的范例。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516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素玫;;格林童话的诞生[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2 涂明求;;论中国古代儿童文学的存在——以童谣为中心兼与朱自强先生商榷[J];学术界;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戚晓磊;《睡美人》和她的“说书人”[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慧U,

本文编号:2694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694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d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