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地景与性别空间:地理批评视角下的《慈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1 17:16
【摘要】:诺贝尔桂冠得主托妮·莫里森一生笔耕不缀,著作颇丰,因其小说而饮誉世界。小说《慈悲》叙述了美国建国前雅各布丶丽娜和弗洛伦斯在美国地景之旅。本文旨在解读《慈悲》中的人物如何通过与美国地景的互动来书写他们的故事并构建性别空间。小说中,雅各布率先赋予了美国地景男性化的政治内涵,并试图将美国地景塑造为一个男性空间。之后,丽娜和弗洛伦斯重新体认美国地景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本文引论部分首先对托妮·莫里森和其《慈悲》进行简要介绍,列出相关文献,并论述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一章研究了莫里森如何在小说中书写美国地景。第一节简要定义了“地景”一词的生态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第二节简述莫里森如何从非裔女性的角度描写美国地景,并以其小说中的角色与美国地景的交流与互动为例。第二章着重探究了雅各布规划美国地景的过程。第一小节描写当雅各布初行走于美国地景时,美国地景激发了他心中的敬畏之情。随后,这种敬畏之情激励他去征服美国地景。最终雅各布对美国地景的征服打断了他与土地之间联系,他也将美国地景打造成一个男性化的空间。第三章将视角转换至小说中的女性对美国地景的描述。而在不同的女性叙事中,莉娜与弗洛伦斯的故事最具震撼力与说服力。在第一小节中,莉娜因其种族身份遭遇主流社会的排挤。然而,莉娜与自然有着难以言说亲密关系,并且她坚持其印第安传统,因此她得以在美国地景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第二小节叙述了弗洛伦斯的美国之旅。当弗洛伦斯行走于美国地景之时,她开始构建自己的身份,书写自己的故事。在最初的挣扎后,她逐渐适应了这片土地并寻找到自我。弗洛伦斯最终完成她的旅程,并书写下她的故事。两位女性最终重新体认了美国地景,赋予其新的空间内涵,改造了这个曾经的男性空间,使其更多元化。莫里森在《慈悲》中打破了男性的霸权叙述的传统,书写了女性自己的故事。这些女性叙述者挑战美国建国的主流叙事,为美国历史提出另一种说法。她们的努力赋予了美国土地更多的含义,为曾经以男性为主导的美国地景提供另一种可能性。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4
本文编号:2708209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宏维;;雅各布的房子——莫里森小说《慈悲》的空间解读[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吕国秋;;重塑美国起源——论莫里森小说《慈悲》[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8期
3 胡俊;;《一点慈悲》:关于“家”的建构[J];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03期
4 王守仁;吴新云;;超越种族:莫里森新作《慈悲》中的“奴役”解析[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宝荣;对托尼·莫里森的《仁慈》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08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08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