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颂—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华兹华斯自然诗歌中的和谐思想探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561.0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穆丹丹;;华兹华斯《孤独的刈麦女》赏析[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9年02期
2 徐红霞;;论维多利亚时期的教育出版对华兹华斯“诗人即人师”形象的塑造[J];外国文学;2018年01期
3 胡鹏;;《序曲》的崇高与秀美——华兹华斯的女性主义解读[J];山东外语教学;2016年05期
4 李莹;;分析华兹华斯的自然观[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年01期
5 王萍;;从“人性自然”到“神性自然”——华兹华斯的人生哲思与其自然观的嬗变[J];文艺争鸣;2017年01期
6 朱洪斌;李学民;;华兹华斯诗歌中风景的文化价值[J];语文建设;2017年14期
7 任婷;马洋洋;;华兹华斯诗歌中自然意义的解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05期
8 于金林;;华兹华斯的早期经历与其自然观的形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年03期
9 林雨辉;;从格雷《悼韦斯特》看华兹华斯的自然理念[J];青年文学家;2018年15期
10 陈雨;;华兹华斯[J];扬子江诗刊;201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梁文琴;;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情韵[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葛桂录;;略论华兹华斯在20世纪中国的接受历程[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3 马玉凤;;求索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华兹华斯浪漫主义诗歌的哲学意蕴[A];“马克思与浪漫主义传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张叉;;陶渊明和华兹华斯的生死观[A];东方丛刊(2004年第1辑 总第四十七辑)[C];2004年
5 赵光旭;;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存在主义特征研究[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段艾琳;訾缨;;有关华兹华斯“创作观”、“自然观”与“儿童观”的关联性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7 李枫;;与华兹华斯的相识与合作对柯勒律治神学思想形成的影响[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八辑[C];2008年
8 马菊玲;袁文娟;;虚拟与真实交织:从虚构运动和虚构静止看华兹华斯笔下的自然世界[A];认知诗学2014年第1辑[C];2014年
9 孙红霞;;18-19世纪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成功;为现代人记录一片乡愁[N];中国艺术报;2017年
2 蒋多;自然的眼睛[N];中国石化报;2002年
3 倪庆饩;多萝西·华兹华斯笔下的格拉斯米尔[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邹建军;“千湖之省”为何没有“华兹华斯”?[N];湖北日报;2012年
5 陈小艳邋何朝辉;华兹华斯与杜甫:浪漫与现实之间遥远的对话[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陈钟;英格兰湖区漫步[N];财经时报;2008年
7 陈晨;诗一般的“旅程”[N];中华读书报;2011年
8 李枫;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傅修延;文学与国民教育[N];文艺报;2003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郝苑;科学与浪漫主义相互影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冬梅;百年中国的英国文学史书写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2 许鹏;华兹华斯《诗,两卷》论析[D];吉林大学;2014年
3 张玮玮;柯勒律治神学自然观及其艺术观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张秀梅;抗拒现代:生态后现代视域下的华兹华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陈彦旭;“我—它”与“我—你”[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萍;凝视自然的心灵书写[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双(Shana Wu);作为异托邦的田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2 李惠予;天真与经验,象征与现实[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年
3 王小凤;和谐颂—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华兹华斯自然诗歌中的和谐思想探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4 刘冬玲;论华兹华斯诗学之想象观[D];湖北民族学院;2017年
5 袁霜霜;论华兹华斯的“童心”思想[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梁娜;华兹华斯的怀旧浪漫主义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7 田咏俐;从深层生态学角度解读华兹华斯抒情诗歌[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崔莉;重返自然的桥梁——析华兹华斯的儿童观[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9 徐祯;华兹华斯诗歌的生态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10 万新宇;从语篇功能的角度分析华兹华斯的诗歌[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7084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08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