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论川端康成小说的视觉性

发布时间:2020-07-15 07:58
【摘要】:川端康成是日本首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作为以细腻情感打动读者的文学巨匠,其文学的独特魅力是在东西文化思维的融合、传统与新文学思潮的碰撞中迸发出的。纤细敏感的艺术感知与坎坷多灾的个人经历使他的文学具有直触人心的力量,充溢着视觉感的文字是其文学独特艺术之美的体现,读者通过文学中情物相交的视觉图景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川端康成在文学创作中融入了许多视觉元素,这些视觉元素并非是割裂的部分。色彩与光影作为视觉图像的内容,相互交融呈现出流光溢彩的艺术效果。情感与内涵蕴含在色彩变幻与光影交错中,通过视觉性的表达更直观地显现出来。镜像作为一种构图形式,呈现出虚实相交、主客合一的特征,文学的内在结构在镜像的映照下更为工整。色彩、光影、及对称的镜像三者有机整合,共同塑造了川端康成文学的视觉世界。由视觉性为视角,可以窥见川端康成文学背后的奥妙,体会蕴含在文字与想象视觉之中的微妙情感。小说中极具视觉感的文字与川端康成浓厚的艺术素养和纤细敏感的视觉感知息息相关。他在绘画氛围的熏陶下产生了别具一格的艺术表达灵感,又将坎坷人生中生成的“孤儿根性”与“恋心”互相渗透,并将二者淬炼为其小说中视觉世界悲与美的内在核心,这个内核支撑着川端康成在痛苦的人生中吟唱生命与美的赞歌。他用浸透了悲美的眼,细致地观看自然草木、世相人情,并用视觉性的文字描绘出来。川端康成文学独特的视觉之美不仅是他个人艺术思维的结晶,更是古今东西思维碰撞的产物。他在东方传统土壤的滋养下温和内化西方新锐的表达手法,使得其文学中的视觉性表达兼具新意与典雅。禅意与古韵蕴含在川端康成视觉性的文字中,表现出超脱尘世之美。他也在小说中超脱的视觉世界里寻找到了疗愈心理病症的良药,通过视觉之匙开启了通往古典之路的大门。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313.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芳芳;;川端康成作品赏析[J];智库时代;2018年45期

2 张茜;刘红英;;论川端康成小说的颓废美[J];文学教育(上);2019年03期

3 王龙;;川端康成的“隐秘战争”[J];文史天地;2019年07期

4 王新新;;战后川端康成文学活动的政治维度探析[J];外国文学;2018年04期

5 浙江考生;;书之阶[J];语文月刊;2017年08期

6 齐祁;日本文化的传统美——读川端康成《花未眠》[J];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07期

7 黄宏武;美的启迪 美的开光——读川端康成《花未眠》[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07期

8 周维军;禅的体验与美的理念——川端康成《花未眠》的双重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09期

9 黄宏武;美的启迪 美的开光——读川端康成《花未眠》[J];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30期

10 广惟;川端康成的“孤儿情结”[J];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长煜;;浅析川端康成作品虚实描写的画意之美——以《雪国》中女性人物为例[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5年刊[C];2015年

2 何乃英;;川端康成手掌小说论评[A];东方丛刊(1995年第2辑 总第十二辑)[C];1995年

3 周密;;川端康成“中间小说”创作特色及成因探析[A];东方丛刊(2005年第1辑 总第五十一辑)[C];2005年

4 孟昭毅;;川端康成作品审美情趣演变轨迹[A];东方丛刊(1992年第1辑 总第一辑)[C];1991年

5 刘士林;;景色与季节——川端康成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A];东方丛刊(1992年第1辑 总第一辑)[C];1991年

6 孟庆枢;;爱的渴望、祈祷、形变与升华——川端康成作品世界探微[A];东方丛刊(1994年第3、4辑 总第十辑)[C];1994年

7 高华;;在菊治恋母忌父的背后——从《千只鹤》看川端康成对美的追求[A];东方丛刊(2002年第4辑 总第四十二辑)[C];2002年

8 程樱;;浅谈《千只鹤》文子形象的伦常价值[A];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5年

9 苏春兰;;川端康成作品中美的意蕴赏析[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 下卷(一)[C];2006年

10 杨斌;;对《花未眠》主旨的探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汤桂平;川端康成“光临”鲁迅故乡[N];绍兴日报;2019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高树信子获川端康成奖[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叶渭渠;川端康成其人与文[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王炳根;走进川端康成文学馆[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方晓蕾;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N];中国审计报;2004年

6 周阅;川端康成的政治态度与中国道家思想[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江苏省金湖中学 张长万;在学生的“倒逼”下读书[N];中国教育报;2015年

8 叶渭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表现日本人心灵的精髓[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特约记者 戴铮;“新《变形记》”获川端康成文学奖[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祝勇;回望甲午,从了解日本开始[N];中国教育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谭晶华;川端康成文学的艺术性·社会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伟萍;川端康成与日本传统美[D];山东大学;2007年

4 宋琛;川端文学的精神分析阐发[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s

本文编号:2756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56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c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