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川端康成小说的视觉性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313.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芳芳;;川端康成作品赏析[J];智库时代;2018年45期
2 张茜;刘红英;;论川端康成小说的颓废美[J];文学教育(上);2019年03期
3 王龙;;川端康成的“隐秘战争”[J];文史天地;2019年07期
4 王新新;;战后川端康成文学活动的政治维度探析[J];外国文学;2018年04期
5 浙江考生;;书之阶[J];语文月刊;2017年08期
6 齐祁;日本文化的传统美——读川端康成《花未眠》[J];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07期
7 黄宏武;美的启迪 美的开光——读川端康成《花未眠》[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年07期
8 周维军;禅的体验与美的理念——川端康成《花未眠》的双重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09期
9 黄宏武;美的启迪 美的开光——读川端康成《花未眠》[J];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30期
10 广惟;川端康成的“孤儿情结”[J];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长煜;;浅析川端康成作品虚实描写的画意之美——以《雪国》中女性人物为例[A];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2015年刊[C];2015年
2 何乃英;;川端康成手掌小说论评[A];东方丛刊(1995年第2辑 总第十二辑)[C];1995年
3 周密;;川端康成“中间小说”创作特色及成因探析[A];东方丛刊(2005年第1辑 总第五十一辑)[C];2005年
4 孟昭毅;;川端康成作品审美情趣演变轨迹[A];东方丛刊(1992年第1辑 总第一辑)[C];1991年
5 刘士林;;景色与季节——川端康成散文的思想艺术特色[A];东方丛刊(1992年第1辑 总第一辑)[C];1991年
6 孟庆枢;;爱的渴望、祈祷、形变与升华——川端康成作品世界探微[A];东方丛刊(1994年第3、4辑 总第十辑)[C];1994年
7 高华;;在菊治恋母忌父的背后——从《千只鹤》看川端康成对美的追求[A];东方丛刊(2002年第4辑 总第四十二辑)[C];2002年
8 程樱;;浅谈《千只鹤》文子形象的伦常价值[A];决策论坛——系统科学在工程决策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5年
9 苏春兰;;川端康成作品中美的意蕴赏析[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 下卷(一)[C];2006年
10 杨斌;;对《花未眠》主旨的探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汤桂平;川端康成“光临”鲁迅故乡[N];绍兴日报;2019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高树信子获川端康成奖[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叶渭渠;川端康成其人与文[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王炳根;走进川端康成文学馆[N];中华读书报;2005年
5 方晓蕾;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N];中国审计报;2004年
6 周阅;川端康成的政治态度与中国道家思想[N];中华读书报;2007年
7 江苏省金湖中学 张长万;在学生的“倒逼”下读书[N];中国教育报;2015年
8 叶渭渠(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表现日本人心灵的精髓[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特约记者 戴铮;“新《变形记》”获川端康成文学奖[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祝勇;回望甲午,从了解日本开始[N];中国教育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谭晶华;川端康成文学的艺术性·社会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吴舜立;自然审美:川端康成的文学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伟萍;川端康成与日本传统美[D];山东大学;2007年
4 宋琛;川端文学的精神分析阐发[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s
本文编号:2756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5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