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圣者的灵魂—解读叶芝及其诗歌
发布时间:2020-07-19 02:26
【摘要】:叶芝是世界著名的现代主义诗人,也是英语文学领域的里程碑式人物,更是整个爱尔兰的骄傲。从叶芝逝世之初到现在,对叶芝的研究一直是非常热的一个领域,关于对他本人及诗歌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有很多。同时,叶芝也一直是个富有争议的话题,人们围绕叶芝的社会角色、个人生活及其作品的风格转变、表现手法等都有颇多争议。 本论文一共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大部分。在引言部分,作者回顾了与叶芝的结缘,简要阐述了叶芝一生的作品风格走向、丰富多彩的人生旅程以及叶芝对于欧美以及近、现代诗歌的重要作用。论文的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共10个小节。第一章介绍了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叶芝的研究现状,并本论文主要的一些参考资料;第二章以时间为脉络,介绍了叶芝一生的生平,包括叶芝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社会背景、社会风潮、情感生活、朋友及社团等人和事,这些对叶芝成长、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形成都产生着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进而影响着叶芝的创作;第三章重点解读了叶芝的社会身份。众所周知,人的本质属性是他的社会属性。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与影响直接决定了社会对他的认识和定性。叶芝的作品及社会活动见证了19-20世纪爱尔兰及整个英国的文学变革、社会变革,甚至整个殖民时代的没落。对叶芝的社会身份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叶芝其人,从而进一步更准确地理解其风格多变的作品;第三章的重点在于人的解读,而第四章把重点放在了诗歌作品上。第四章重点分析了叶芝的主要诗歌创作手法及诗歌特点及诗歌中所贯穿的思想。该章选取了叶芝最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进行分析,解读贯穿叶芝诗歌创作中,以象征主义为手法,以神秘主义为创作内容及贯穿始终的贵族主义。这些分析与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叶芝作品的内涵;最后一部分论文的结语。在回顾了叶芝丰富的一生与多变的作品风格、手法之后,本文作者站在一个时代的高度,对叶芝及其作品给予了客观中肯的评价,并对诗歌创作的意义与终极目标进行了探究。 诗歌是人创作出来的,诗歌创作的内容不能脱离人与社会,诗歌分析更不能脱离人与社会。本论文尊重历史与客观事实,以叶芝的生活经历为依托,以叶芝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为背景,对叶芝其人、其诗对叶芝的社会角色以及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探究解读,试图还原一个真本、立体的叶芝。并围绕对叶芝的分析与解读,探究诗歌创作的终极意义以及诗歌创作的原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本论文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相信本论文对于诗歌创作及诗歌解读都将产生一定的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62.072
本文编号:2761762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62.0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林;;论叶芝诗歌创作的私人性和公共性[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8期
2 陈海峰;吴佳娜;;叶芝象征主义的现实性与现代性[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方汉泉;略论叶芝其人其诗[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4 黄海容;叶芝的象征主义及其发展[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张毅;石小波;;叶芝早期诗歌的史诗性面貌初探[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6 傅浩;叶芝的象征主义[J];国外文学;1999年03期
7 傅浩;叶芝的神秘哲学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J];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02期
8 童庆炳,刘洪涛;关于文学理论、文艺学学科的若干思考[J];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04期
9 唐俊红,张莉;从叶芝的象征主义手法解读其贵族之梦[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李潮;《驰向拜占庭》——叶芝精神归宿的象征之路[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毅;叶芝的三副面具[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61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61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