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价理论的角度赏析《小王子》
发布时间:2020-07-19 03:10
【摘要】:作为20世纪最为知名的作家之一,安东尼·德·圣艾修伯里的代表作《小王子》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此书在出版之后,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伟大传奇。安东尼·德·圣艾修伯里曾在《小王子》的序言中写道:"I ask the indulgence of the children who may read this book for dedicating it to a grown-up"。作者在书中对自由的召唤与读者心中对自由的渴望形成了合唱式共鸣极大地成就了《小王子》的成功。 《小王子》讲述了一个简单而又凄美的故事:小王子由于和玫瑰负气而离开了自己的星球,独自游走在各个星球之间,最终他来到了“名声在外”的地球。在这里,他遇到了被困在撒哈拉大沙漠中的飞行员,用其稚嫩的语言对大人的世界提出了质疑:之后,他与一只狐狸成为了好朋友,并从狐狸身上明白了生活的本质。在小王子的世界中,有蛇、绵羊、猴面包树以及他深爱的玫瑰,还有在他来到地球之前遇见的形形色色稀奇古怪的“大人”。圣艾修伯里通过小王子的纯真语言讲述了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那么安东尼·德·圣艾修伯里是如何使这些意义通过文字得到传达的呢?本论文将从评价理论的角度剖析其态度意义的转变以及作者安东尼·德·圣艾修伯里如何通过这些评价资源得以实现他的意图。 实际上,评价理论是源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三大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属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因此评价理论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是阐释性研究。 评价系统本身包含三大次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态度是指心理受到影响后对人类行为、文本过程及现象做出的判断和鉴赏,是语言使用者对描述对象(物、事和人)的态度。该系统又分为三个子系统:判断系统、情感系统和鉴赏系统。情感系统为整个态度系统的中心,由它导出判断系统和鉴赏系统。判断系统作为解释语言现象的资源,鉴赏系统是解释语言使用者对文本/过程以及现象美学的欣赏。换句话说,情感、判断和鉴赏是语言使用者对描述对象的情感、判断和鉴赏。正如Martin所说,它们是感情表现、加强和反应,道德判断和美学评价的选择资源。 广义上来讲,介入系统是指语言使用者利用介入手段调节对所说内容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语言使用者是否介入,主要是通过投射、模糊词和情态等手段来评判。 级差系统是对态度介入程度的分级资源,包括语势和聚焦两个子系统。语势调节可分级的态度范畴的力度,是强势还是弱势。聚焦是把不能分级的态度范畴分级,并将之区分为明显和模糊。 尽管许多研究者采用评价理论分析文学作品。但是,从评价理论这一角度赏析著名小说《小王子》将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本论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并结合大量的事例来研究评价资源的分布以及这些功能的实现。 本文通过对《小王子》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分析文学作品时,评价理论有其强有力的阐释力;在对《小王子》中的评价资源的分布进行列表分析之后得出,态度资源的使用频率较之介入资源和级差资源相对较高,这也说明在故事叙述的同时作者更倾向于使用态度意义来达到其写作意图。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65.07
本文编号:2761818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65.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小琴;;爱·责任·自由——读圣埃克苏佩里的童话《小王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8期
2 熊苏春;吴怡;;永远的童话:有感《小王子》[J];电影文学;2010年07期
3 郑玮;;爱的落叶归根——论小王子之死的象征意义[J];法制与社会;2010年06期
4 李战子;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外语研究;2004年05期
5 李战子;评价与文化模式[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2期
6 王振华;“硬新闻”的态度研究——“评价系统”应用研究之二[J];外语教学;2004年05期
7 王振华;马玉蕾;;评价理论:魅力与困惑[J];外语教学;2007年06期
8 胡玉龙;《小王子》的象征意义[J];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01期
9 刘世铸,韩金龙;新闻话语的评价系统[J];外语电化教学;2004年04期
10 杨信彰;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世铸;态度的结构潜势[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618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61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