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古琴与修行——以宋代白玉蟾的诗文为例

发布时间:2020-07-25 11:26
【摘要】:古琴,又名弦琴、瑶琴、雅琴,是世界最古老的拔弦乐器。瑶琴又被文人、士大夫视为神器、道器,乃"圣人治世之器,君子修养之物"。宋代道教南宗五祖白玉蟾的诗文集大量地将琴道与丹道修行相联结,并非偶然。白玉蟾立足于"道心不二""即心即道""对境无心,对心无境"的本体论,主张真正的隐修是"隐心"而非"隐山",学道之人应当"在俗元无俗,居尘不染尘",以心契心,以道合道,在快活中修行。而古琴作为士人、道人养心之圣器,恰与白玉蟾识道、炼心的南宗丹道思想息息相通。白玉蟾视琴为道堂"气象清高"的标志、道人"和光混俗"的表征、道人隐心修行的圣器。琴心即道心,琴道即丹道。学琴与修道,理无二致,关键都是守住精气与心神,性命双修,以道为宗。而琴与剑、琴与月等物象又有天然的意义关联,其象征指向离不开琴士、道人之"修身理性、反其天真"的精神诉求。而白玉蟾还有浓厚的神霄"谪仙情结",故而其鸣琴舞剑、对月调琴又有了寻求神人相感、体道归真的意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仁杰;泸县玉蟾山摩岩造像[J];四川文物;1985年02期

2 颜林;玉蟾山与《流民图》[J];四川统一战线;1995年09期

3 曾金兰;;乌符三绝与白玉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4 ;文笔圣峰·玉蟾仙宫——自然环境与人文建设的圆融结合[J];今日海南;2006年07期

5 何鼎兴;稻作农业起源地——玉蟾岩[J];湖南文史;2000年02期

6 符颖,符和积;白玉蟾生卒年岁疑[J];中国道教;2005年03期

7 姜节余;周王庙苏州玉器业——从碧玉蟾说起[J];东南文化;2001年04期

8 林冠群;;白玉蟾其人其事[J];今日海南;2001年07期

9 王尊旺,方宝璋;也谈白玉蟾生卒年代及其有关问题——兼谈近年来有关白玉蟾问题的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03期

10 朱逸辉;琼籍文化宗师白玉蟾[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争鸣;;儒、道之间:白玉蟾的诗词创作与心路历程[A];第二届江南文化论坛——江南都市与中国文学[C];2013年

2 詹石窗;;白玉蟾诗词考论[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王冰泉;道家名人白玉蟾中年后可能隐居抚州[N];抚州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杜颖 特约记者 陈超;仙山石洞走出奇人白玉蟾[N];海南日报;2014年

3 记者 龙军;玉蟾岩遗址发现1.2万年前古栽培稻[N];光明日报;2005年

4 通讯员 唐晓山 赵荣学 邓莉;中美合作发掘玉蟾岩遗址[N];湖南日报;2004年

5 记者 明星;湖南玉蟾岩发现1.2万年前栽培稻[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6 本报记者 朱永华;湖南稻作文化改写人类文明历史[N];湖南日报;2005年

7 记者 龙军;玉蟾岩遗址考古研究有重大进展[N];光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欧春涛 通讯员 赵荣学;重建永州的文明和尊严[N];永州日报;2010年

9 王坤仁 蒋耀楚 记者 黄连星;湖南道县五粒稻谷世界最老[N];科技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尤玉兵;白玉蟾文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兰宗荣;白玉蟾武夷山行迹考论[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69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69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2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