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保尔的文化身份与叙事语言
发布时间:2020-07-27 20:09
【摘要】: 奈保尔的多元文化身份主要是由他的特殊文化背景和经历决定的。他的祖先来自印度,自己也长着一副印度人的脸;出生在特立尼达;在英国求学、结婚、定居;再加上到世界各地旅游和考察,使他具有了一种特定的“多根性”,多个“家园”的“故乡”情节。但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种文化:印度文化和英国文化。他从小主要接受的是英国文化的熏陶并进而从英国文化的视角来评判第三世界国家,同时,他的血管里流淌的印度人的血,他的家庭背景也使他留下了深深的印度烙印。特殊的文化身份造就了特殊的文化视角和洞察的敏感性,同时对其叙事语言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奈保尔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经历使他同时拥有了四个家园:特立尼达、印度、英国、和非洲。其中,特立尼达、印度和非洲属于奈保尔的一个世界;英国属于他的另外一个世界。奈保尔对于第一个世界的三个家园的殖民书写以《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印度:受伤的文明》和《河湾》为典型代表。通过分别对这三部代表作个案的叙事语言分析,读者可以体验到奈保尔独特的文化视角和心理感受,同时也可以通过叙事语言来对奈保尔的文化身份进行深入分析。奈保尔的文化身份经历了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从游离于特立尼达的《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自我身份的体认,到遭受文化冲击的《印度:受伤的文明》中他者身份的体认,最后到行走于两个世界之间的《河湾》中多重身份的体认,奈保尔在叙事方式和叙事语言中展现出多元文化汇聚一身的特点。奈保尔通过对自我审视进行自我剖析,同时又以他者的视野对第三世界的贫穷与落后进行了反省,使其作品呈现出一种灰暗、震撼的特点。他的多元文化身份在不同的叙事语言中得以形成。 奈保尔在三部作品中对第三世界的贫穷与落后进行了尖刻的描叙,经常可以看到关于“黑暗”意象的书写,而且语言上也频现辛辣的讽刺和多种修辞手法的使用。同时,由于奈保尔对三个不同的家园有着不同的文化身份,因而在叙事上对三部作品采用了不同叙事角度和叙事方式。此外,这三部作品在文体和叙事语言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561.074
本文编号:2772316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561.07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旭峰;;论《河湾》对后殖民政治的反思[J];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02期
2 薛琳璐;;凡一平文化身份的嬗变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年05期
3 曾玉洪;;以“我”为中心解析《作家周围的人》[J];作家;2012年2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俞曦霞;V·S·奈保尔后期创作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黄予淑;为印度历史塑型:V·S·奈保尔的印度形象书写[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2 陈玲;通往第三空间的身份之旅[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威子;奈保尔游记《印度三部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4 余思洋;文化边缘人[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毛玲燕;V.S.奈保尔旅行写作的后殖民解读[D];浙江工商大学;2013年
6 王岩;孤独的放逐之旅[D];吉林大学;2013年
7 赵德娟;论V.S.奈保尔小说中模仿者的文化身份[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72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72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