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小小国》(Petit pays)叙事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1 11:29
【摘要】:加埃尔·法伊(Ga?l Faye)是法国歌手、诗人及作家,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来自于非洲国家卢旺达,同时,他本身在其邻国布隆迪长大,这样的特殊身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小说处女作《小小国》(2016年出版)记述了主人公加布里埃尔(Gabriel)在布隆迪的童年生活,带有自传的色彩,带领读者一同经历了卢旺达大屠杀及布隆迪内战。这部作品一举夺得法国Fnac小说奖和法国龚古尔中学生奖等奖项。《小小国》中讲述了主人公在到达法国12年之后重新追溯当时在布隆迪生活的童年岁月,记录了在可怕的大屠杀中亲人的悲剧和命运的飘摇,同时,作者想借由这部自传性的作品来寻找逝去的童年,并试图寻觅自己的身份。读者可以从中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对于个人身份及战争伦理等问题的质疑与思考。本论文将探讨《小小国》中的叙事伦理。叙事伦理,即叙事中的伦理,它不是叙事和伦理的简单叠加,而是作为伦理的叙事,是一种研究如何有效运用叙事手法达成伦理表达的文学批评方法,即作者在小说故事中所融入的伦理诉求,及为了更好的达到这种伦理诉求所采用的独特的叙事技巧。本论文将分为四个章节展开:在第一章中,我们将介绍与论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除此之外,我们还将就小说涉及到的历史背景作相关介绍。在第二章中,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小说的人物和情节。一方面,我们将讨论在《小小国》文本中出现的各类人物对于战争的不同伦理态度;另一方面,我们将探讨小说的情节和隐含进程问题,并试图从中探索其伦理导向。在第三章中,我们重点讨论文本中叙事者的视角及可靠性问题,我们发现在《小小国》的文本中存在两种视角,即经验视角和回溯性视角,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两种视角的转化和互补实现对战争伦理的表达?作者是如何借助叙事者的可靠性来完成伦理态度的传达?我们将尝试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最后一章中,我们将分析小说的时间问题。时间,作为小说中故事和叙事层面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作者对于它的选择和架构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伦理意味。本论文一方面从小说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入手,明晰作者寓于人物形象和情节之中的个体伦理倾向;另一方面,从叙事技巧入手,探究它对伦理表达的作用及背后隐含的伦理维度。总之,通过上述分析,尝试解读作者赋予《小小国》文本中叙事形式的伦理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565.074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子凡;《小小国》(Petit pays)叙事伦理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77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77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0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