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牛津学者形象
发布时间:2020-08-11 14:57
【摘要】:牛津学者是《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朝圣者之一,他在朝圣途中复述了彼得拉克笔下格里泽尔达的故事。在故事集中,乔叟对牛津学者外貌和性格的直接刻画只有寥寥数笔,所以读者只能通过这些蛛丝马迹以及学者的故事复原一个较为立体的中世纪学者形象。为了理解乔叟笔下的牛津学者,本文试图从学者的三个基本特征“贫穷”、“逻辑”和“德性”出发,结合中世纪历史文化背景对这些白描细节和《学者的故事》展开分析。通过比较牛津学者与故事集中的其他学者,本研究发现乔叟在塑造牛津学者这一人物时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强调牛津学者的典型性:生活拮据,擅长逻辑,道德高尚;另一方面为突出其个性,乔叟设计了一些看似与上述特征“不一致”的细节,如二十本“价格不菲”的藏书和一个有问题的说教故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中世纪语境和相关文本才能真正理解这些细节。通过考察“牛津学者”的收入来源和支出构成,我们可以发现牛津学者其实只是一个贫穷的爱书之人:他依靠朋友的资助生活,却愿意将微薄的积蓄都用来买书。其次,根据中世纪的四重寓意程式比较分析学者的故事,我们可以发现学者的故事在字面意义上的确不合常理,但从说教意义或讽喻意义的层面上来看,故事的逻辑并没有任何问题,因其遵循的是“例证”这一文学体裁的传统:通过极端的例子来阐明某种美德或罪行。此外,牛津学者表面上看似在反对女权,但其实他的目的并非是要教导女性效仿格里泽尔达对丈夫的顺从,而是宣扬一种基督教美德——坚忍。这番分析一方面可以使得现代读者更好地理解牛津学者这一形象;另一方面,这个生活简朴、学识渊博、牢记传道授业之责的中世纪学者形象可以为“现代学者”提供某些借鉴。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561.074
本文编号:2789217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曹航;;乔叟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J];外语教学;2013年03期
本文编号:2789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789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