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近代文学及文艺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7 12:06
近代之前,文化一直是沿着一条东学西渐的方向传播的,东方文明的传入促进了欧洲的发展。率先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欧洲反过来开始了对东方的西势东渐的殖民侵略。19世纪末,中国和韩国在相差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接连被帝国主义国家打开门户,开始走上了曲折的近代之路。中、韩两国的近代文学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发生与发展的。 在这篇论文中,本人试图通过对中、韩近代文学和文艺思想的考察,来发现两国近代文学和文艺思想所具有的同质性和异质性。中、韩两国的近代文学和文艺思想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仅靠一两篇论文无疑是不能作非常全面和细致的考察的。因此,本文主要是通过具有代表性的近代文学现象和代表性近代文人的文艺思想与理论,来对中、韩两国的近代文学和文艺思想的发展情形和特征作一个整体性的概述。全文共分为五部分。 引论:从总体上提出了本文的写作目的以及中、韩两国近代文学和文艺思想之异同的表现及原因。中、韩两国进入近代以后,各自的文学和文艺思想开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同样面对着殖民化的民族危机和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两国文人开始从文学方面积极探求救亡图存之路。因此,近代的中、韩文学都是以解救国难、启蒙民众为目的的,这就使得两国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极大的相似性。但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又促使两国文学各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在实质。 第一章:中、韩近代文艺思想形成的背景。中国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开国门之后,开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领域发生了变革。清朝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十分担心,他们开始积极地向西方学习,以企求解救国难。与此同时,清政府率先提出了改革的主张,展开了洋务运动。然而,洋务运动这种枝节性的改革措施并不能使清政府摆脱困境,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了中国民众的最强心声,知识文人们更是以启蒙民众、救亡图存为己任。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和倡导辛亥革命的革命派在政治改革的同时,展开了文学救国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近代文学在内容和形式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和革新。韩国在1860年被西方列强打开门户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I206.5;I312
本文编号:2813319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5
【中图分类】:I206.5;I3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洁;中国近代文学变革的文化困境[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关冰冰;走向西方的日本近代文学的起点——进化论与坪内逍遥的小说改良[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3期
3 赵利民;审美与功利的对峙与互补——论中国近代文学观念中的文学价值取向[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4 郭延礼;在中西文化交汇中的中国近代文学理论[J];东岳论丛;1999年01期
5 陈居渊;龚自珍的创作个性与思想[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6 黄蔚;21世纪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的走向——访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管林教授[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7 朱文华;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文学的萌芽[J];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8 张求会;新体例的成就与不足─—《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略评[J];广东社会科学;1994年06期
9 丘铸昌;近代思潮与近代文学[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左鹏军;“中国近代文学”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本文编号:2813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13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