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拉什迪《摩尔人的最后叹息》中的文化混杂性

发布时间:2020-09-08 12:24
   萨尔曼·拉什迪钟情于讲述南亚次大陆上神奇的历史与现实。多元的文化背景和特殊的流散经历赋予了他的作品以绚烂多姿的混杂性特质。《摩尔人的最后叹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部作品。它借主人公“摩尔人”莫赖斯之口,以政治寓言的方式讲述了“摩尔人家族”四代人的爱恨情仇与印度社会的风云变幻。在这个映照历史与现实的文本里,文化混杂性贯穿了全篇。本文即拟专门探讨小说中的文化混杂性问题。论文正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三章。第一章,以摩尔人家族人物群像为中心,分析了印度文化混杂性的历史渊源。“摩尔人家族”即莫赖斯父系佐格意比家族和母系达·伽马家族在文化及身份上的混杂性源于印度社会在历史、种族、宗教等方面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第二章,以奥罗拉这个画家形象为中心,探讨文化混杂性与现代印度新文化的创造之关系。具有世界主义特质的“马萨拉”艺术家奥罗拉将传统印度文化与西方现代创作风格相结合,创造出了“摩尔斯坦”与“摩尔人”组画,显示了弱势文化在强势文化占据主导的复杂环境中谋求混杂性身份认同和创造新型文化的不懈追求。第三章,以摩尔人莫赖斯这个复杂的混血儿形象为中心,论述文化混杂性与现代印度人的身份困惑二者之间的关系。与他的母亲奥罗拉不同,莫赖斯身处印度混杂性的文化环境中,无力完成一种文化融合和新文化的创造。他在潜藏于印度文化混杂性之中的不同力量的撕扯之下,陷入一种深刻的精神分裂,在长大成人、追求爱情、融入社会等人生的关键路口陷入困惑或偏执,展现了现代印度人在单一身份认同与混杂性身份认同二者间的摇摆不定。拉什迪笔下的奥罗拉和莫赖斯等复杂而富有个性的人物群像,生动而深刻地展现了文化混杂性给印度社会带来的巨大而多面的影响,引发人们进一步思考在混杂性文化环境中人的身份认同和新文化的创造等问题,富有启迪意义。
【学位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红锦;;概说欧洲王室文化[J];上海集邮;2017年S1期

2 ;新书推介[J];青春;2017年06期

3 张敦伟;;族群冲突的第三方:斯里兰卡的穆斯林问题[J];亚非研究;2017年01期

4 LP;丁一;;安东尼·高迪与巴塞罗那[J];疯狂英语(高中版);2017年10期

5 ;摩尔人:肥胖新娘是荣耀[J];幸福(婚典);2014年04期

6 郭文豹;;西部非洲的摩尔人[J];民族译丛;1985年03期

7 余雯静;;无能的言说者——《摩尔人的最后叹息》中的摩尔人形象分析[J];北方文学;2018年26期

8 拉塞尔·班克斯;孔亚雷;;摩尔人[J];青年文学;2006年19期

9 陈浩然;;娱乐掩盖下的“真实”——《摩尔人的叙述》、历史和他者[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6年02期

10 黄艾禾;;摩尔人来了[J];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吴小曼;“华夏十大好书”揭晓(年中榜) 历史的吊诡与摩尔人的叹息[N];华夏时报;2017年

2 首都师范大学 陈浩然;历史的另一面:评莱拉·拉拉米的《摩尔人的叙述》[N];光明日报;2015年

3 王迪;活力古城“比列纳”[N];人民日报;2015年

4 特邀撰稿 江苏镇江市文联副主席 画家 王川;水色淋漓画东方[N];美术报;2014年

5 ;细细体味 意外惊喜[N];中国旅游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嘉;《摩尔人的最后叹息》的文化身份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

2 董宇航;拉什迪《摩尔人的最后叹息》中的文化混杂性[D];西北大学;2019年

3 李尧;《摩尔人的最后叹息》的后殖民主义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4 刘晓蕾;杂糅:身份的寻找和重构[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14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14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6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