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论石黑一雄早期小说中的Waste(蹉跎)境遇书写

发布时间:2020-09-21 16:34
   本文主要分析石黑一雄早期小说中Waste(蹉跎)境遇的书写。石黑一雄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小说主题各异,风格多变,但他早期的三部作品有较强的延续性和重复性。在《远山淡影》、《浮世画家》、《长日将尽》中,小说中的人物都遭遇了一种Waste(蹉跎)的人生境遇,他们在年轻的时候都对未来怀抱有坚定的信念,却因为这种信念而走上了错误的人生道路,人到暮年回首过去,发现自己蹉跎了人生,遭遇了人生的困境。这样一种Waste(蹉跎)的人生境遇,成为了石黑一雄早期创作的主题。石黑一雄称这样的一种人生困境是“a sad waste”,而他所要做的便是要写“How to waste your life”,这样的Waste并不是自甘堕落地放弃人生,而是一种积极的蹉跎。积极的意义在于主人公们一直是努力进取的,但却因为自我的狭隘的视野或对他人的盲目信任,蹉跎了时光,失去了人生。通过探讨绪方、小野、史蒂文斯三人Waste(蹉跎)的人生境遇,石黑一雄将Waste(蹉跎)上升为一种普遍的人生困境,引导读者思考被社会时代大潮席卷的渺小的人如何选择或培育自己的人生意义,如何面对自己的欲望以及如何处理自己的情感困惑。当过去和现在的精神联系断裂,人们又将以何种方式面对断裂,修复断裂,重新实现精神上的复苏。本文将从定义、表现形式、哲学内涵三个方面论述石黑一雄早期小说中的Waste(蹉跎)境遇。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早期小说”和“Waste(蹉跎)现象”进行界定。通过对《远山淡影》、《浮世画家》、《长日将尽》三部小说的内容进行介绍,以及小说家自己对于“早期”的定义对“早期小说”进行概念的界定;从文本表现、创作者自我阐释以及Waste的不可译性等方面对“Waste(蹉跎)”进行界定。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这一部分主要通过细读文本,从小说当中的细节解读人物所遭遇的Waste(蹉跎)的人生境遇。从Waste(蹉跎)境遇的发现、Waste(蹉跎)境遇的反省、Waste(蹉跎)境遇的逃离三个层次,通过小说形式和内容的结合来解读反复出现的Waste(蹉跎)现象中书写的人生境遇,由浅及深,从叙事视角、叙事身份、叙述语言三个方面深入讨论了Waste(蹉跎)境遇的叙事张力。第三部分分析了Waste(蹉跎)境遇的哲学内涵,归纳了“人生反诘法”和“向生而生”两个富于哲思的独特观点,通过解读文本中的细节,并结合石黑一雄的移民作家身份,分析了其中蕴含的有关人生和历史的困惑,阐明Waste(蹉跎)境遇内涵中最重要的是其中的积极力量。本文认为石黑一雄小说中的Waste(蹉跎)境遇的书写是他小说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文学现象,这种文学现象不仅将小说的形式和内容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石黑一雄的创作风格,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蕴含着作家对于普遍的人的道德和思想困境的关注。
【学位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颖玲;王飞;;石黑一雄小说研究综述[J];外国语言与文化;2018年03期

2 蔡郁婉;;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J];艺术评论;2017年12期

3 何瑛;;认与逃的辩证法——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内心世界[J];艺术评论;2017年12期

4 魏文;;那群没有姓氏的孩子——读石黑一雄小说《别让我走》[J];博览群书;2017年11期

5 王树振;;石黑一雄的现实世界与虚幻深渊[J];世界文化;2018年01期

6 郭欣;;石黑一雄小说中的“场所精神”[J];文教资料;2018年28期

7 刘沁雅;;以幻境展现真实——从叙事视角看石黑一雄小说中的情感力量[J];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2018年06期

8 宋丹丹;;眺望中的远山淡影——石黑一雄战争叙事书写[J];北方文学;2019年21期

9 钱敏;;诺奖得主石黑一雄[J];人民周刊;2017年20期

10 张畅;;石黑一雄:在人的脆弱中,看见高山与深渊[J];记者观察;201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磊;李典;;异乡人的音乐启示录——读石黑一雄的《小夜曲:黄昏与音乐故事集》[A];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第七卷)[C];2018年

2 林珍;;《远山淡影》中的不可靠叙述与读者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小进;石黑一雄风格与《被掩埋的巨人》的翻译[N];文艺报;2017年

2 卢冶;重组记忆:石黑一雄的“现代浮世”[N];北京日报;2017年

3 余静远;石黑一雄:生命如此沉重却又如此充满希望[N];北京日报;2017年

4 许民彤;由石黑一雄获诺奖说开去[N];长沙晚报;2017年

5 傅小平;石黑一雄“强大的情感力量”来自何方?[N];中国艺术报;2017年

6 编译 许惟一;石黑一雄:与时代对话的著匠[N];国际出版周报;2017年

7 编译 窦元娜;一位没有自我,坚持信仰的作家[N];国际出版周报;2017年

8 记者 樊文;郭国良:石黑给我一种奇妙的“亲切感”[N];国际出版周报;2017年

9 叶茫 青年学者;石黑一雄的深渊与诺贝尔文学奖的尴尬[N];国际出版周报;2017年

10 高美玉;从远山淡影中走来[N];金融时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德艳;英国当代多元文化小说研究:石黑一雄、菲利普斯、奥克里[D];南开大学;2013年

2 周颖;创伤视角下的石黑一雄小说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3 王烨;石黑一雄长篇小说权力模式论[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紫微;论石黑一雄早期小说中的Waste(蹉跎)境遇书写[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郭佳琛;《长日留痕》中的反讽[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9年

3 任天宇;移民身份与石黑一雄的小说创作[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4 张雪;石黑一雄在《别让我走》中对科技伦理的反思[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5 赵朝霞;石黑一雄的战争观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6 景莉莉;石黑一雄小说创伤主题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9年

7 王丽川;《远山淡影》中的反讽解读[D];郑州大学;2019年

8 王卫云;论石黑一雄战争小说的叙事伦理[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9 周丹;石黑一雄《被掩埋的巨人》的创伤书写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

10 王凯;石黑一雄小说的伦理意识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23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23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8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