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原之战》与《三国演义》英雄观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5 20:17
本文以司马辽太郎的历史小说《关原之战》与《三国演义》为中心,并以司马辽太郎另外两部题材历史小说《坂本龙马》和《项羽与刘邦》作为参考来考察《关原之战》与《三国演义》两部作品的“英雄观”,深入探究潜藏在其“英雄观”中的本质,以用来分析司马辽太郎作品与《三国演义》英雄观之异同。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英雄观产生异同的原因,并引出“英雄观”的主要内涵。第二部分主要从儒家思想出发,分别讨论司马辽太郎作品《关原之战》和《三国演义》中体现的不同英雄,他们背负着不同的命运,从多种角度体现着的武者的不同精神但却又惊人相似的结局。第三部分主要通过分析不同作品塑造的英雄群像,概括两方作品所塑造的英雄的主要特点以及明显区别。这些英雄不仅“造反有理”而且“师出有名”,他们是被崇拜的强者,是有人情味的武士,但还是逃不出“盛极必衰”的命运安排。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106.4-0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原由及创新之处
0.2 司马辽太郎及其主要作品
0.3 《三国演义》及其研究概述
1 英雄与英雄观
1.1 所谓英雄
1.2 英雄观概览
1.3 英雄观产生异同的原因
2 儒家思想影响下异常相似的英雄观
2.1 英雄之正统观
2.2 英雄之忠义观
2.3 英雄之仁义观
2.4 英雄之智勇观
3 思想文化背景不同而略显差异的英雄群像
3.1 英雄是否真“无情”
3.2 实用主义至上与情绪价值供给式人物的对立
3.3 “另类英雄”——叛变与愚忠双重对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827018
【学位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106.4-0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原由及创新之处
0.2 司马辽太郎及其主要作品
0.3 《三国演义》及其研究概述
1 英雄与英雄观
1.1 所谓英雄
1.2 英雄观概览
1.3 英雄观产生异同的原因
2 儒家思想影响下异常相似的英雄观
2.1 英雄之正统观
2.2 英雄之忠义观
2.3 英雄之仁义观
2.4 英雄之智勇观
3 思想文化背景不同而略显差异的英雄群像
3.1 英雄是否真“无情”
3.2 实用主义至上与情绪价值供给式人物的对立
3.3 “另类英雄”——叛变与愚忠双重对立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比较视域下中西方英雄观的差异[J];学术探索;2012年04期
2 贾勇星;;论《三国演义》之“义”——“义”与性格的关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刘根勤;;向死而生:《三国演义》中英雄的生命意识[J];明清小说研究;2008年02期
4 陈才训;;论史传对古典小说的浸润——以《左传》为例[J];天府新论;2008年01期
5 纪德君;;民间说书与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传播[J];学术研究;2007年07期
6 李时人;;《水浒传》的“社会风俗史”意义及其“精神意象”[J];求是学刊;2007年01期
7 杨清芝;论日本的等级制度及其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沈伯俊;张飞形象:用市民意识改造的英雄[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李时人;《三国演义》:史诗性质和社会精神现象[J];求是学刊;2002年04期
10 陈大维;儒家伦理道德重建与《三国演义》[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博;多元文化冲突与《三国演义》传统观[D];南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270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27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