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莫迪亚诺“占领三部曲”的文化心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9 15:51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1945-)在法国文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独特创作风格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占领三部曲”(《星形广场》(1968)、《夜巡》(1969)、《环城大道》(1972))透过占领时期的人生百态,对法国社会心理状态与精神世界进行深度剖析和对人类本质与存在意义的探讨。莫迪亚诺“占领三部曲”的文化心理描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莫迪亚诺以占领时期为时代背景,通过对占领时期人们生存境遇的描述来呈现人们复杂纠结的文化心理。在极权主义心理影响下,法西斯主义表现为“施虐”的性格特征,是典型的权威人格体现;在战争与极权的夹击下,法兰西民族则体现为矛盾文化心理,普通大众的苟且偷生,沉迷玩乐,肆意放纵,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叛变倒戈,成为德国纳粹的走狗。犹太民族在占领时期的强烈的危机意识,主要表现为犹太人的身份困惑、身份迷失以及对于身份的追寻。作为创作个体,莫迪亚诺运用丰富多变的小说创作技巧展现了占领时期法国社会复杂矛盾的文化心理。其艺术创作手法主要表现为非线性叙事在时空交错、视觉交换、意识流手法中多角度地表现文化心理;运用电影技巧中的蒙太奇手法、全景镜头、特写镜头、光影效果等重点凸显文化心理。“占领三部曲”中所体现的文化心理的成因有三个方面,战争是其直接因素;文化思潮是其理论背景;犹太因素是其内在根源。“占领三部曲”发展了法国战争文化心理文学传统,并在战争心理描写中表达了对和平的诉求,在人性遭受践踏的书写中追求对人性的关怀。莫迪亚诺“占领三部曲”避开当时社会敏感的政治话题,从占领时期溯源法国社会矛盾与心理危机,从文化心理角度揭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内心冷漠、孤独感和恐惧感,反映了法国社会的文化特征与文化心理。莫迪亚诺“占领三部曲”的文化心理研究丰富了莫迪亚诺的研究,发展了文化心理理论,对文学文本的文化批评提供了借鉴。
【学位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I565.07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第1章 莫迪亚诺“占领三部曲”文化心理的呈现形态
    1.1 法西斯主义者的权威文化心理
    1.2 法兰西民族的矛盾文化心理
    1.3 犹太民族的危机文化心理
第2章 莫迪亚诺“占领三部曲”文化心理的艺术表达
    2.1 非线性叙事多角度表现文化心理
    2.2 运用电影技巧重点凸显文化心理
第3章 莫迪亚诺“占领三部曲”文化心理的形成原因
    3.1 战争是文化心理形成的直接因素
    3.2 文化思潮是文化心理形成的理论背景
    3.3 犹太因素是文化心理形成的内在根源
第4章 莫迪亚诺“占领三部曲”文化心理的价值与意义
    4.1 促进法国描写战争文化心理文学传统的发展
    4.2 在战争心理描写中表达对“和平”的诉求
    4.3 在人性遭受践踏的书写中追求对“人性”的关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万之;;二0一四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迪亚诺的诺贝尔讲演[J];东吴学术;2015年04期

2 翁冰莹;冯寿农;;寻根与遗忘——试论莫迪亚诺《暗店街》的文学主题[J];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02期

3 蒂莫西·H.谢尔曼;史国强;;来自记忆的翻译:后现代语境下的帕特里克·莫迪亚诺[J];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02期

4 黄荭;;莫迪亚诺获奖演说[J];世界文学;2015年02期

5 袁文卓;徐梅;;国内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研究综述[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6 吴岳添;;莫迪亚诺与诺贝尔文学奖[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5年01期

7 张凌;;解析莫迪亚诺作品中人物的“行走”模式[J];法国研究;2015年01期

8 姜海佳;张新木;;莫迪亚诺笔下的生存困境与记忆艺术[J];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01期

9 吴岳添;;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启示[J];东吴学术;2015年01期

10 陈聪;;迷雾中的自我找寻──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艺术人生[J];世界文化;201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冬;;莫迪亚诺小说中的“身份遗失”[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易俪俪;论莫迪亚诺“德占三部曲”中的小说创作原型[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2 张丽丽;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小说中的“海滩人”形象[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299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299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9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