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主流中挣扎与逆袭:泰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像化之路
【文章目录】:
一、文学的经典化道路,需要影像重塑
(一)传统文学基础为电影艺术铺垫道路
(二)现当代文学改编为电影发展推波助澜
(三)现当代文学经典化需要影像的重塑与助推
二、文学的影像化聚焦,只为洞见社会
(一)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与召唤
(二)家庭伦理教育的透视与反思
(三)美好爱情与人性的映现与渴望
三、文学的影像化前方,还须且行且奋进
(一)国内的经典,国外的“无语”
(二)摆脱困境,且行且奋进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兴;;首届“东欧当代文学讨论会”在京召开[J];世界文学;1989年01期
2 武风云;;中国现当代文学视阈下的李彦文学创作研究[J];芒种;2017年02期
3 李方阳;;大江文学与中国的三次关键性邂逅及其意义[J];长江丛刊;2017年10期
4 杨丽珍;张宝林;;论美国现当代文学中异化与美国梦之间的关联与悖论[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07期
5 张颖颖;源与流——唯美主义与中国现当代文学[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6 施永龄;文学奖与西班牙当代文学[J];外国文学;1993年04期
7 叶·康·涅隆斯卡娅 ,陈雪清;苏联当代文学中的生态平衡题材[J];求是学刊;1988年04期
8 刘晓文;关于中美当代文学的“二律背反”的沉思[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9 谢莹莹;和平与自然之歌——近十年西德诗歌与社会发展的关系[J];外国文学;1988年03期
10 陈辽;中美当代文学比较[J];当代外国文学;198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余富兆;从现实主义的复归到多元并举[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7年
2 裴氏翠芳;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越南[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阮氏妙龄;越南当代文学的“他者”与“同行者”[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南拉扎西;藏西方当代文学比较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7年
2 邢灵君;“生存”在当代文学中的表达[D];西北大学;2006年
3 李多利;木心创作论[D];兰州大学;2015年
4 郭金秀;当代文学中的一朵魔幻之花[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Franceschini Annalisa;寻找(?)宗早期(?)宗大师遇见当代及现代作家[D];厦门大学;2014年
6 李秀艳;知识的困惑[D];延边大学;2002年
7 陈明明;对古希腊悲剧艺术兴亡的思考[D];安徽大学;2012年
8 杨音;伍尔夫诗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高瑞芳;流散下的身份构建[D];山西大学;2011年
10 张金;同场战争的“异质”书写—中国“抗美援朝”小说与韩国“战后”小说创作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359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35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