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李浩哲小说中的现实应对方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7 15:11
   本论文以李浩哲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发表的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阿尔弗雷德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小说中登场人物的现实应对方式,从而进一步分析李浩哲对于社会现实的应对方式及作家意识。李浩哲小说中登场人物的现实应对方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首先,面对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及国家分裂状况,小说视点人物选择接受现实、努力克服困难、适应韩国社会的方式去应对失乡的失落,例如《脱乡》中的“我”;而对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则持冷漠的态度,例如《空谷》及《满潮》中登场的“村民们”、《板门店》中的“镇守”;而在无法回到故乡及丧失希望的状况下,则选择了接受现实,例如《脱乡》中的“我”、《无轨道第二章》中的“青年”,而这也正是李浩哲对于朝鲜战争及分裂现实的应对方式。其次,面对20世纪60年代不断变动的韩国社会状况,登场人物在严重的政治压迫及反共机械主义的支配下深感不安,如《1965年,某个理发店中》的“人们”,《副市长不去赴任地》中的“圭镐”及《登记手续》中的“显九”。而李浩哲对于政府的政治压迫及小市民式的应对方式则持否定的态度;在传统社会解体及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小说中的登场人物大多数走上了堕落的道路,例如《小市民》中的“主人老婆”及“天安媳妇”,李浩哲对传统社会解体及人们的堕落感到十分的痛心与绝望;另外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小说中的登场人物大多数选择了顺应资本主义秩序,陷入拜金主义的泥潭不可自拔,例如《首尔已满员》中的“吉女”等人,而李浩哲对于这些人物是十分同情的,但是对他们的随波逐流同样持批判的态度。
【学位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I312.607.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对战争和分裂现实的应对方式
    第一节 战争的残酷性和对失乡意识的克服
        一、李浩哲的人生历程和失乡的经历
        二、对失乡意识的克服
    第二节 对意识形态对立的冷漠态度
        一、对意识形态对立的认识
        二、对意识形态对立的冷漠态度
    第三节 希望的丧失和对现实的接受
        一、梦想的幻灭和希望的丧失
        二、对未来的绝望和对现实的接受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对战后社会状况的应对方式
    第一节 对政治压迫和反共机械主义的否定
        一、20 世纪60 年代韩国的政治压迫
        二、对政治压迫及反共机械主义的讽刺
    第二节 对传统社会解体与价值观沦丧的绝望
        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与传统社会的解体
        二、对价值观沦丧的绝望
    第三节 对资本主义社会物质万能主义的质疑
        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
        二、对物质万能主义的质疑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康;水沼启子;;韩国“脱北者”问题严重[J];检察风云;2009年20期

2 程宇航;;从战后韩国总统的“悲催”看韩国社会的进步[J];老区建设;2017年05期

3 续斗;;“岁月号”沉船事件对韩国社会的影响——基于韩民族性格的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34期

4 徐敏;;怎样教学生“服从”而不“盲从”[J];上海教育;2014年15期

5 邢丽菊;于婉莹;;从新天地教看韩国宗教万象[J];世界知识;2020年06期

6 金振杰;;解析韩国社会的“官本位”现象[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3年12期

7 张存涛;焦必方;;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韩国社会政策调整及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8 朱雯霞;韩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变迁[J];社会观察;2005年07期

9 周家高;韩国人的住房[J];中国房地信息;2002年11期

10 王晓玲;;从“青瓦台厄运”看韩国的社会文化[J];当代世界;2017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柳甲烈;韩国社会公益性企业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金英兰;韩国的社会结构与民族主义[D];上海大学;2012年

3 孙雪岩;韩国秋夕的文化变迁与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茹亚伟;冷战前期美国对韩国的亲西方宣传政策研究(1945-1969)[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琦;李浩哲小说中的现实应对方式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9年

2 吕俊峰;试论李承晚时代韩国社会的右派化[D];延边大学;2014年

3 张敏;《韩国社会与文化》(历史部分) 翻译报告[D];青岛大学;2017年

4 王琳;《韩国社会与文化》“文化与民俗”部分第一章翻译报告[D];青岛大学;2017年

5 Kim Taek(金泽);在韩脱北者的社会融合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6 续斗;民族主义与二战后韩国的社会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朴春美;孙昌涉1950年代短篇小说的叙事空间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金美少;韩国社会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案例分析的视角[D];延边大学;2016年

9 杨敏;韩国社会转型期中等职业教育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吴昌植;韩国刑法上的通奸罪考察[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74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74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5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