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母亲》中作为隐喻的癫痫病
【文章目录】:
一、隐喻不得其所的生存状态
二、喻意对现实秩序的反抗
三、寄喻自我重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安芳;;母女关系视角下的玛莎·诺曼作品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03期
2 梁锦璐;周小娉;;浅析《晚安,妈妈》中女主人公的生存困境[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7年02期
3 黄姗姗;;父亲的女儿? 还是母亲的女儿?——玛莎·诺曼剧作《晚安,妈妈》女主人公的生存困境[J];咸宁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4 陈莉莎;;玛莎·诺曼研究述评[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6期
5 汤立峰;“因为你已经死了”——玛夏·诺曼《母亲·晚安》一剧解读[J];戏剧;1997年01期
6 施红梅;;悬崖边上的告别——解读《晚安,妈妈》中的精神危机[J];青年文学家;2013年33期
7 施红梅;;悬崖边上的告别——解读《晚安,妈妈》中的精神危机[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年12期
8 梁禾;;关于诺曼·马内阿[J];书城;2006年01期
9 王刚;;梅勒人生与文学传奇的继续:美国2014年第十二届诺曼·梅勒研究国际会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09期
10 梁禾;;读诺曼·马内阿[J];读书;200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莉;论玛莎·诺曼戏剧中的过去和记忆[D];南京大学;2012年
2 岑玮;女性身份的嬗变:海尔曼和诺曼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米兰;《心灵之罪》与《晚安,妈妈》的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琳琳;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晚安,妈妈》与《玻璃动物园》中的母女关系及成因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林佳薇;自由选择成就本真存在[D];湖南科技大学;2013年
4 汤凡;禁锢与逃离[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婧;不可避免的“女性滞定型”[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磊;从空间批评的角度看《第五个孩子》中哈丽特的主体性缺失[D];华侨大学;2013年
7 刘海燕;从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角度解读玛莎·诺曼的《出狱》和《晚安,妈妈》[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81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xiandaiwenxuelunwen/2881358.html